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5月17日
年產2000萬噸,供百萬車輛使用,氫能時代即將來臨
氫能對于一次性能源的轉型提供了一種思路,比如把煤這樣一種固態燃料變成氫氣固態燃料,特別是因為煤轉化成氫氣過程中,不會有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排放到空氣當中,未來對改善空氣質量有非常大的幫助……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們國家氫氣的產能是非常大的。2018年,我國氫氣的產能接近2000萬噸,但是我們這么多的氫氣去哪里呢?氫云鏈了解到,基本上在我們工業生產過程中被棄掉了
但在近些年,氫能產業引起了交通領域,特別是汽車領域的關注。國際上一些主流的汽車生產廠商也都在關注,而且已經持續關注了二三十年了,研究發現,把氫能作為一個電化學的應用,用在燃料電池上,這個過程就不會產生排放,只有水產生,這個過程是完全清潔的。所以氫能產業引起了電動汽車領域的廣泛關注。
在2019年兩會期間,氫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目標在2030年,分別達到百萬輛燃料電池汽車累計銷量,以及千座加氫站。
目前燃料電池汽車約50%的成本為燃料電池系統,氫燃料電池成本有望大幅下降。據IEA預計在2030年,燃料電池汽車可以下降到目前價格的56%左右,相對其他技術類型的汽車,將具有足夠的經濟性。特別在貨運及重型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是取代傳統燃油汽車的根本途徑。
雖然該領域越發受到關注,而且在在資本市場也受到了熱捧,但由于氫能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不少難點需要攻克。
比如:成本、配套、技術等都是阻礙氫燃料汽車產業化的幾個難點,但相比于之前嘗試的鋰電池,氫云鏈認為,產業鏈設備先行,燃料電池、加氫站、儲運等環節優先受益;
當然,掌握燃料電池系統核心技術也十分關鍵,目前國內的國內億華通、新源動力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空壓機還是基本依賴進口,而且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初期以公交及商用車為主,相比于海外儲氫瓶70MPaIV型瓶,國內35MPaIII型瓶還差距較大。
從整體發展來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總體是向好的。這個產業面臨很多投資機會,包括制氫、儲氫、燃料電池、氫能汽車等,希望未來各個企業不要盲目跟進,各地政府要做好規劃引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