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3月18日
太陽能電池背材膜業務優勢明顯
3月15日,航天彩虹無人機股份有限公司發布2018年年度報告。2018年航天彩虹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7.188億元,同比增長87.9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18億元,同比增長29.51%。
財報公告顯示,2018年4月,航天彩虹無人機經營范圍由“電容器用薄膜、光學級聚酯薄膜、太陽能電池背材膜、包裝膜、電容器制造、銷售,自有房產及設備租賃”變更為“特種、航天器及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維修、銷售,電容器用薄膜、光學級聚酯薄膜、太陽能電池背材膜、包裝膜、電容器制造、銷售,特種、航天器及設備技術咨詢服務,設備租賃,計算機軟件的設計、研發、安裝、調試及技術服務,自有房產及設備租賃,從事進出口業務。”
太陽能電池背材膜業務優勢明顯
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有效應對氣候變化,促進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已成為全球廣泛共識,我國也明確提出了非化石能源發展的階段性目標。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具有大規模開發的資源條件和產業基礎,發展光伏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2018年光伏發電新增裝機仍高達4426萬千瓦,僅次于2017年,創歷史第二高水平,遠超業界預期。2019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八項支持政策措施,政策對于光伏行業的扶持力度以及決心毋庸置疑,光伏行業將在政策引導下有序走向平價,發展空間正逐級打開。
隨著國內光伏發電市場高速增長的刺激下,光伏制造企業紛紛擴大產能,光伏制造產能過剩問題較突出,光伏組件價格下降的壓力,傳遞到背板及背材的價格下降的壓力十分巨大,各家背板廠家為搶奪市場份額,也在不斷試探背板價格的底線。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背材行業進入關鍵的轉型期,加強成本管控、拓展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成為必由之路。背板行業的產品的結構會向功能型、多樣化、價格合理、適應不同層壓要求的方向發展。
航天彩虹在超薄和超厚雙拉膜領域,材料改性技術,設備改進等取得了多項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技術成果,與國內主流背材供應商保持良好關系。目前,航天彩虹擁有年產55,000噸太陽能電池背材膜的生產能力,年產20,000噸光學級聚酯薄膜項目可用于生產背材膜。保持了航天彩虹在行業內的產能優勢,鞏固了其在背材膜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電池安全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