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1月18日
技術不斷突破,鋰電池是否會迎來新機遇
日前,Fisker官方向外公布了一組該款電動車的性能數據稱,單次充電9分鐘即可行駛640公里,這意味著鋰電池技術又有了重大突破。伴隨著技術突破,勢必會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這也使得相關上市公司有了更好的投資前景。
技術不斷突破
截止到目前,在鋰電池領域不斷有技術難關被攻克。
首先是快充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除了前文中提到Fisker,我國也有鋰電池公司在這方面取得不俗成績,如江蘇超電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已經推出了一款13片疊片石墨烯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快速充滿電后,95公斤的人實際可騎行96公里,75公斤的人騎行可以107公里,真正做到了充電800秒,行駛百公里。
其次鋰電池耐寒能力已經大大提高,美國科學家用液化氣體研制出新型電解液,可使鋰電池在零下60攝氏度的環境中還能高效運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迭戈分校日前發布的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發的這種新技術還能提高電化學電容器的耐寒能力,把它能耐受的低溫極限從零下40攝氏度擴展到零下80攝氏度。未來考慮將耐受的低溫極限擴展到零下100攝氏度。
而在能量衰減過快問題上,也有了巨大改進。如在今年3月份,特斯拉宣布他們在動力電池領域取得突破性的成果。特斯拉首席電池科學家KurtKelty和技術研發伙伴加拿大Dalhousie大學的JeffDahn在國際電池研討會暨展覽發表演講,表示特斯拉Model3行駛48萬公里后電池組容量衰減僅5%。此舉解決了電池能力衰減過快的問題。
目前,各項技術已經逐步得到運用。如董明珠斥巨資收購的銀隆,近期推出的鈦酸鋰電池具有多個優點,一是使用壽命比較長,至少能夠到達30年不呈現大的電量衰減;其次是對環境請求低,不像鋰電池一遇到低溫續航大大下降,基本能習慣地球上任何地方。第三則是充電速度快,現在銀隆現已能做到6分鐘充溢續航200km的新能源車。
鋰電池板塊值得關注
據了解,新能源屬于國家扶持產業,對于的上市公司有著巨大成長空間,值得關注。
目前,儲能已列入我國“十三五”規劃百大工程項目,也是首次正式進入國家發展規劃。同時,儲能行業“十三五”規劃等相關政策已開始編制,后續有望相繼出臺。同時,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下發了《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和《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這些都為鋰電池行業發展打下了政策基礎。
而從近年來發展軌跡來看,新能源將會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研究機構預測,近5年,全球儲能行業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93%,預計未來10年,我國儲能市場的容量將達到1000億美元。根據起點研究(SPIR)預測,儲能領域已成為大型企業在面臨傳統業務飽和或落實轉型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選擇,未來五年市場成長空間將超過1000億元。南都電源、杉杉股份、國軒高科、雄韜股份、猛獅科技等一眾電池企業紛紛在儲能領域加緊布局。
此外,新能源汽車銷售走強,也成為鋰電池板塊走強的催化劑。根據中汽協近日公布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數據顯示,5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1萬輛和4.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8.2%和28.4%,展現出新能源汽車產銷逐步走強的特征。
在最近一段時間,鋰電池板塊已經受到資金關注。來自Wind資訊數據顯示,近一周內鋰電池板塊指數(884039)上漲5.35%,跑贏大盤。此外,華友鈷業、當升科技、格林美等個股也有不錯表現,漲幅超過15%。
就鋰電池板塊估值合理,投資價值顯現。來自Wind資訊數據表明,目前板塊整體市盈率為43.3,這對于具有成長性行業來看,估值并不高。尤其值得關注的是,由于此前股市回調,使得整體市凈率回落至3.52,也已回歸合理水平。
上一篇:鋰電池革命性龍頭即將產生
下一篇:新一代鋅電池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