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26日
鋰離子電池運輸問題:陸上交通更靠譜
美媒稱,美國幾大特種公司已開始拒絕運輸威力強大的鋰離子電池,特種公司的這一舉措或許會引發人們對個人電子設備安全性的擔憂。
據美聯社近日報道稱,這種擔心完全沒必要。廚房熱油或是醉酒駕車對人的威脅要比為筆記本電腦、iphone或是Kindle提供電力的電池大的多。
特種公司擔心的是,鋰離子電池(遠比家用電池數量總和多得多)在批量運輸時密集包裝的問題。批量運輸是多少?單個集裝箱中會有超過5000個鋰離子電池。如果一旦起火,就會引發一連串反映,火勢恐會迅速蔓延最終造成飛機失控,而短時間內飛行員根本來不及將飛機安全著陸。
雖說鋰離子電池的包裝密度對于公路和鐵路運輸來說也是種安全隱患,但它們至少是在地面運行而不是在35000英尺的高空飛行。這兩種運輸模式一般都用來運輸危險性更高的物品:汽油、氧氣瓶或氫氣瓶、硫磺酸等危險化學物,甚至核廢料。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美國的鐵路安全數據庫吧。美國鐵路協會表示,美國鐵路安全數據顯示,25年來全美尚無一例由鋰離子電池引發的鐵路運輸安全事故。
美國鐵路協會發言人愛德·格林伯格說:“如果貨運集裝箱出現任何情況,我們的鐵路員工會采取緊急制動,控制火車安全停穩,并在危險升級之前迅速對之進行處理?!?br/>
總之,讓火車停駛比讓飛機降落容易得多。
貨運巨頭聯合包裹運送服務公司(UPS)稱,包裝運輸鋰離子電池是有一套標準的。對于各種具有潛在危險的貨物處理這方面,貨運公司的雇員一般都接受過相關培訓。
那么家用電腦中的鋰離子電池會不會存在安全隱患呢?
全球資訊公司阿利克斯合伙公司的主管丹·赫施說:“過去的確有這樣的個案,即家用電器中的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出現過熱或起火現象。不過電池設計和化學成分方面的變化,以及鋰電池中安裝的保護性設備似乎已經極大降低了所謂的“熱逃逸”風險。
丹總結說,個人電子設備中單塊電池出現問題的風險“可謂相當小”。
延伸閱讀
空運大量鋰電池很危險:一旦電池爆炸可摧毀飛機
2014年12月4日報道,鋰電池應用普及,有民航客機會用貨倉運送大量鋰電池,然而一旦電池爆炸起火,可能摧毀整架客機。有鑒于此,國際民航組織考慮收緊客機運載鋰電池的安全守則,包括加強包裝、標簽和處理標準。多個特種公司工會也要求限制運送量,但最快也要2017年才生效。
美國聯邦特種局今年4月進行測試,將5000枚鋰電池裝于紙箱放入模擬貨柜。紙箱旁放置發熱器,模擬鋰電池“發熱”,結果近300枚鋰電池發熱失控,貨柜溫度急升至近攝氏600度,其后爆炸,炸開貨柜門,幾秒后起火,即使有滅火裝置也難以救熄。
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守則,每架客機只可運載一小箱鋰電池,但有運輸公司“鉆法律空子”,將多個裝有鋰電池的小箱包裝成一大件貨物,意味當中可能有數以萬計鋰電池,增加爆炸風險。
延伸閱讀
日本研發可自由彎曲鋰電池有望用于可穿戴終端
2014年12月2日消息,從事半導體等方面新技術研發的日本半導體能源研究所日前開發出了一種可彎曲的鋰電池。厚度為2毫米,正負極材料采用了靈活性較高的材料。
開發的這款電池可由接近平面的狀態自由彎曲。鋁制的外裝上有微細的凹凸,具有伸縮性。力爭在今后應用于有望普及的可穿戴終端。
據稱,該電池把在鋁箔上涂布鈷酸鋰的正極材料與在銅箔上涂布碳的負極材料上下重疊。電池彎曲后,會向上施加張力,向下施加壓力。通過采用凹凸的設計,外裝可以伸縮,進而緩解壓力,不會產生裂痕。
半導體能源研究所在對該電池實施1萬次彎曲試驗后,發現充放電性能和外裝均沒有出現變化。預計將在手環型終端的內側及眼鏡腿掛耳處等配備。借此,終端廠商的產品設計靈活性將有所提高。半導體能源研究所表示,目前已開始就其應用進行商業磋商等。
延伸閱讀
上海擬建鋰電池廠引居民不滿
2014年5月14日外媒稱,數百名上海民眾11日走上街頭,抗議在當地建造鋰電池廠,這反映了嚴重的污染問題已經令民眾的不安情緒日益增加。而在中國的另一座大城市,由于民眾近日也對在該地興建化工廠提出抗議,官員稱可能撤銷這個項目。
據美媒5月12日報道,這是近幾周來因環境問題爆發的第三場抗議。上海松江區居民聽說合肥一家公司將在當地興建一個電池廠。4月,一隊裝飾著綠色飄帶的汽車在松江街區行駛,希望喚起人們對此事的重視—電池廠可能會污染空氣和當地的水源。
當地媒體說,面對著一系列的抗議和超過1萬份簽名的請愿書,松江區官員已要求該廠取消在松江的所有生產環節。但無論是媒體關于項目對環境影響的報道還是政府聲明都沒有令居民滿意。
游行當日雖然是個晴天,但空氣中仿佛籠罩著一層霧。報道說,這是有史以來空氣質量最差的天氣之一。上海市政府提醒居民要減少外出。
報道稱,環境問題已經日益成為中國社會不安的源頭。居民們已經有勇氣表達他們的憤怒。有時候,抗議會讓政府做出讓步。5月4日,在中國西南部的城市昆明,成百上千名居民抗議一個石化項目。昆明市市長10日表示如果大多數市民反對將下馬這個項目。
延伸閱讀
專家:采用易發熱鋰電池或是波音787故障原因
2014年1月17日報道,日本特種安全方面的專家稱,采用易發熱的蓄電池可能是波音787型客機內起火的主要原因。據悉,近期發生事故的波音787型客機蓄電池由日本企業制造。
16日,全日空一架波音787型客機從日本山口縣宇部機場起飛,15分鐘之后上升至9000米高度,駕駛艙的儀表顯示機身前部的配電室內有煙霧冒出,飛機主電池顯示異常,隨即駕駛艙和機艙內充滿焦糊的氣味,該機于是緊急降落在高松機場。
波音787型客機在投入運營之后接連出現燃料泄漏、制動系統故障以及飛行中機窗玻璃出現裂痕等問題。一般而言,新型飛機在投入運營早期都會有一些故障出現,被稱作“初期不良反應”,而本次的問題似乎與所謂“初期不良反應”不同。
報道援引特種安全顧問佐久間秀武的話稱,飛機在加滿油進行遠距離飛行時會比較容易出現燃料泄漏的情況,但是蓄電池異常導致控制系統出現問題則是很嚴重的狀況,可能會導致墜機。
從業界通常的做法來看,目前的客機一般使用鉛和鎳制的蓄電池,但是波音787型客機為了提高效率縮小蓄電池體積,采用了鋰電池,而且采用的是技術水平較高的日本企業制造的鋰電池。佐久間秀武稱,鋰電池經常被報出發熱故障,本次一些列故障的主要原因可能就在于鋰電池。
東京工業大學副教授花岡伸也也表示,鋰電池是容易發熱的設備,尤其是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受氣壓變化影響反復的膨脹壓縮,可能會導致鋰電池起火。
報道稱,盡管日航和全日空已經停飛所有波音787型客機,但是蓄電池問題涉及飛機涉及問題,事態可能將持續較長時間。
上一篇:一榮俱榮: 鋰動力電池企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