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6月10日
寧德時代將推出CTC電池技術,會給汽車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1月27日晚,寧德時代在第10屆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上透露,將于2025年前后正式推出高度集成化的CTC(CelltoChassis)電池技術。這項技術在寧德時代內部已經被定義為“企業戰略”級別。
什么是CTC電池技術?
“Chassis”翻譯過來就是“底盤”,“CelltoChassis”從字面上看就是將電池集成到底盤中去,從而成為車架的一部分。有人說,這項技術不是已經實現了嗎?幾乎所有的電動車,電池都掛在底盤下面。例如推出換電服務的蔚來,就是把車子舉起來,從底盤下方拆裝電池包……
如何解釋這種差異?這里不妨將電池比喻成公交卡,把底盤比喻成手機——諾基亞時代,很多人喜歡將公交卡貼在手機背面,上車“嗶”一下;智能手機時代,手機自帶NFC功能,手機背面不用貼任何卡,上車也能“嗶”一下。
從刷交通費這一項需求來看,兩者沒啥區別,實際上區別老大了——NFC不用在公交網點充值;除了可以刷交通費之外,還能“克隆”各種卡,例如我出差住酒店,拿到房卡之后就在手機背面靠一下,用NFC克隆出房卡信息,這樣就相當于有了一張備用房卡了……
此外NFC功能未來還能用于給車解鎖,總之,將那張“卡”集成在手機里之后,可以拓展出很多應用。
同理,將電池掛在底盤下,和將電池集成在底盤中,也是兩個概念。
目前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包,看起來就像個砧板,方方扁扁,掛在底盤下了事。但是在車底各種構件之間,還有很多縫隙空間可以利用。例如CTC技術可以將電芯“選擇性填充”進車架的一些空心結構之中,在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也能極大增強電池包的抗沖擊能力。
此外,車架在行駛中會產生各種輕微的扭曲擠壓,如果將電池包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模塊進行科學分布,如此一來就能省卻很多剛性保護構件了,可以降低不少電池包的結構成本。
按照寧德時代官方說法,目前的電芯封裝技術叫CTP(CelltoPack),也就是將電芯封裝在一個個的模組單元之內。如果用將電芯看成一顆顆子彈,那么目前的電池模塊就像彈夾,整個電池包就是一個個彈夾組成的。就算進化到第二代CTP,不過就是彈夾變成容量更大的彈鼓或彈匣而已。而CTC則是打破了這種傳統封裝技術的套路,將整個系統集成在車上,配置更靈活了,士兵也不用受累了,裝載的彈藥也足夠多了,安全性也提升了……
按照寧德時代官方介紹,CTP技術將電芯直接集成到底盤上,由于省去了電池模組,相比于傳統電池包,可以使體積利用率提升15%-20%,零件數量減少40%,生產效率提升50%并降低動力電池的制造成本。
CTC對未來汽車產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你覺得CTC技術僅僅是生產效率提升,制造成本降低這么簡單?這項技術或將改變汽車行業的傳統關系。
首先必須強調一點,CTC技術和固態電池最配哦!固態電池的安全性幾何倍數于目前的液態鋰電池,如果說固態電池是一種新型的手機系統,那么CTC技術就是為了這種手機系統應運而生的手機——只有這樣的硬件,才能最大體現固態電池的技術優越性。
例如Rinspeed開發的概念車,車廂和底盤就是完全獨立的兩個部分,如此一來車輛應用就得到了極大拓展——搭配不同的車身以及底盤設定,就能在MPV、轎車和SUV之間自由切換。這個概念的核心就在于底盤或動力域的完全獨立。
按照寧德時代未來的規劃,CTC電池技術還可以“模塊化”,并不局限于“均勻分布在底盤上”。這么一來,電芯分布是靠前還是靠后,靠左還是靠右,對電動車的重心調整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都是寧德時代說了算的。
不僅是電芯,CTC還會將三電系統納入進來,換句話說,CTC技術將進一步強化出電動車的“動力域”概念。其難點在于分散電芯或電芯組之間的連接和管理——尤其是熱管理,以及某幾個電芯出現問題了整個動力域該如何應對——畢竟CTC技術已經擯棄諸如下圖這種四平八穩正正方方的“Pack”概念了。
如此一來,固態電池時代的電動車核心技術,將把持在寧德時代這樣的上游企業手中。迄今為止,電動車的行業的供應關系是這樣的——車企研發一款電動車新平臺,然后要求電池供應商如何如何配合……總而言之,車企是爸爸,供應商是兒子。
未來的關系是,車企會“低三下四”要求寧德時代幫忙——我想出一款運動平臺車型,您老能幫幫忙不?對對,前后配重是40:60的那種,電機要在后軸,帶電子限滑的那種……
未來,撇開CTC技術談電動平臺,任何臣妾都做不到。CTC技術將是未來電動車實現“輕量化+低成本+長續航+安全性”的重要保證。
下一篇:新能源動力電池領域布局特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