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4月21日
混動車背著電池,能比燃油車更運動嗎?
其實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會越來越多的見到帶著各種技術形式的新能源車型。
大家也會更多地受到政策導向的影響,而選擇新能源車型。
那這次我們正好可以給大家帶來同款車型燃油版和混動版的比較,給大家選擇的時候帶來一些參考意見。
名爵是一個擁有百年歷史的英國品牌,最近幾年,它的車型做得越來越年輕化,積極的在全球市場擁抱那些追求新鮮體驗的年輕一代。那么名爵6燃油版到名爵6混動版到底有什么不同呢?這一期我們一起來鑒定下!
在這些漂亮設計的基礎上,其實沒有必要刻意追求不同來表現它是一臺新能源車,政策沒有給你額外的補貼,消費者也沒有得到實際上的實惠。
尤其這款混動車型依然保留了內燃機,所以外形上更加沒有必要跟傳統車型做區分了,所以這兩臺車的外形可以說是幾乎一模相同的。
只有幾處細節存在區分,比如混動版比燃油版要多一個充電口。
在車輛的右側,混動版的尾標是45T,動力上要比汽油版更為強勁。
在名爵6的前面,還有個小寫的e代表它是混動版車型。
汽油版的尾部有兩個鍍鉻的假排氣,配上擴散器的造型,顯得更加運動?;靹影鎰t隱藏了排氣的特點。
燃油版上選用了一個更加運動的18寸雙色輪轂,混動版上則選用了一個17寸的輪轂,更加偏向舒適性。
內飾
相比較外觀,內飾的差異會更加明顯一些。因為燃油版和混動版的能源形式是不相同的,這會涉及到一些操作層面的不同,因此會出現差異。
由于燃油車唯一的動力來源是發動機,所以轉速依然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這臺車依然配備了兩個模擬儀表。但是中間配備了一個超級大的液晶顯示屏,可以顯示很多信息。
由于在混動車型上,能源更多的是采用了電能,所以要顯示更多的信息。轉速表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所以它配備了一塊全液晶的儀表盤,看上去非常有未來感。
燃油版的擋把采用了非常傳統的機械式擋把,可以切到運動擋,還能做擋位的加減,同時在方向盤上也配備了換擋撥片。
混動車型由于動力形式上和燃油車大相徑庭,所以把擋把設計成了一個旋鈕,輕轉一下是切到N擋,重轉的話分別是切到R擋或者D擋,摁一下變成P擋,用起來很方便也比較有質感。
兩款車都有經濟、標準和運動的駕駛模式。
燃油版還多一個自含義模式,不過它們的調整按鍵放在了不同的位置。
由于混動車型對能源的管理有更多的調整選項,包括自動能量回收和電池的模式,所以把駕駛模式也設計在了同一排,設計成了一串非常精致的按鍵。
混動版有一個很好用的功能自動泊車。由于低速下這臺車重要是由電機來驅動的,所以實現自動泊車要比燃油車的控制要容易很多。這臺車只要按住按鈕,就可以全程自動的幫你完成停車的過程,連換擋都不要,更不要踩剎車。
后排空間的表現兩臺車是一模相同的,但是讓人非常驚喜的是,作為一臺溜背造型的車,它的腿部空間以及頭部空間都表現得非常不錯,而且這兩臺車的后排都支持放倒。儲物能力幾乎和一臺SUV相當。
我們可以看到混動版的后備箱地臺比燃油版高一點,這是為何呢?
兩臺車后備箱表現的差異重要體現在,混動版要獲得新能源車的指標,那么純電的續航里程必須做到50公里以上。
這臺車達到了53公里,就必須得裝下一個足夠體量的電池才行,所以高起的地臺下面就是那塊9.1千瓦時的電池,也就是9.1度電,由寧德時代供應的電芯。
電池位置相對來說比較靠前,也比較安全。
但這樣會帶來一點,就是不能放備胎了。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充氣泵和補胎液。
充氣泵
補胎液
這種做法對后備箱的空間并不是致命的,因為它依然是一個非常平整的空間。
除了以上這些,這兩臺車的車內配置幾乎是一模相同的,在這些配置里,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供應的車載互聯系統。(快回到頂部點進視頻感受下,在這臺車里,彩蛋金的普通發到底飄不飄準呢?)
上汽跟阿里一起開發的斑馬系統很不錯,走在了行業前面,因為這些體驗是在老牌的合資品牌的車型上體驗不到的。
還有些小細節也做得比較到位,比如閱讀燈采用了柔光的燈罩,晚上不晃眼睛。
USB口朝向乘員,插拔都非常容易。
杯架邊上還設計了卡槽,是個非常貼心的設計。
整體體驗下來,整臺車的設計完成度非常高,很多設計、配置都是非常能打動年輕人的。
發動機
燃油版的發動機是和通用聯合開發的1.5T渦輪增壓發動機,169馬力、250牛米,可以讓這臺車完成7.1秒的百公里加速??梢哉f是這臺車很核心的產品競爭力。
混動版配合上電機的輸出,它能達到228馬力、622牛米,6.8秒就可以破百,妥妥的是一個鋼炮級別的表現。再加上這是一臺混動車,發動機能長時間保持在一千轉以上的高效工作區間,而且啟停調教的比較好,能讓你感受到電動汽車的靜謐駕駛感受。
變速箱
燃油版采用的是一臺七速DCT變速箱,是市場上很常見的選型。
混動版的變速箱是一套上汽集團開發的EDU混動結構。
說起這套混動系統,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一般人聊起混動的話,都會想到豐田的THS系統或者是本田的i-MMD系統。
那么這幾套混動系統,又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豐田采用的是功率分流器的方法,它核心的結構就是一套由行星齒輪組成的ECVT的結構,這種結構可以讓發動機一直處于非常經濟的工作區間,但是這個結構有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由于它的兩套電機是經常嚙合的,發動機做功的時候,有一部分能量會消耗在電機上,所以那樣的結構在運動性上是不足的。
而本田的i-MMD其實和上汽的這套EDU的結構是很像的,都是平行軸的結構,同時他們的電機都是由離合器和這根軸相連的,他們都是發動機帶一個電動機,同時軸的另外一端還有一個電動機,只不過后面的部分兩者不太相同。
本田的兩個電機不是同軸的,他們通過不同的速比,傳遞給輸出軸;
而EDU的兩個電機是在同一軸上的,它通過輸出軸上的變速機構來匹配電機的最佳工作轉速。
那么這樣的一套混聯結構,比起豐田那一套混動結構來說的話,它們的發動機可以和兩個電機同時輸出以實現更強的運動性,所以這臺混動版的名爵6上可以實現622牛米的扭矩輸出以及6.8秒的加速成績,足以讓它拳打思域1.5T、腳踢寶馬320。
而且它的動力性和它的燃油經濟性還并不矛盾,假如按照插電混動的油耗來計算的話,它可以達到1.5升每百公里的成績。假如按照純油來跑的話,它依然可以做到4.5升的油耗表現。
這套混動系統告訴我們,我國的汽車廠商也能做出優秀的混動系統。
底盤
燃油版的調教比較平衡,稍稍偏運動一點,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懸架,整個車的循跡性和舒適性做得不錯,再加上這臺車的動力表現的話,是挺討年輕人喜歡的。
在這臺高配的車型上,配備了車道偏離提醒、ACC主動巡航、360度環視以及碰撞預警這些功能,其實這些功能在很多車上都能見到,并不稀奇,但是把這些配置都堆到了一臺售價不到15萬的名爵6上,這就顯得很有性價比了。
混動版的駕駛體驗跟燃油版是差不多的。假如你不仔細辨別的話,你甚至都不了解這臺車并沒有采用燃油版上的多連桿懸架。這么做并不是為了簡配,而是為了向電池的空間布置做出妥協,只有這樣更簡單的懸架形式,才能繞開電池的大體積。
事實上這么做了之后并沒有讓后懸的表現變差,因為后面加裝了電池,所以軸荷會變得更重?;缮腺|量會新增,用了更簡單的懸架形式之后,簧下質量會變小,簧上和簧下的比例會變得更大,這個現象對乘坐的舒適性是有積極貢獻的。
在試這兩臺車之前,沒想到新能源總布置的構架能給一臺車帶來這樣一個此消彼長的收益。
同時和很多前驅車相同,燃油版名爵6的軸荷是偏向于前軸的,而這臺混動版名爵6由于電池在后橋上,所以它的軸荷布置更加接近于平衡。同時它電池布置的位置非常低,重心也很低,所以即便它整備質量更高了,但是它的駕乘感受并不會輸給燃油版的名爵6。
假如要拿同類型的車來做比較的話,比如比亞迪秦,那么這臺車的駕乘體驗是完完全全能超越秦的表現的。
由于這兩款車都剛上市不久,所以沒有辦法給大家供應二手車方面的行情,但是關于這兩款車的購買人群,可以大致分為兩個方向
上一篇:汽車蓄電池分類,電瓶工作原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