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9月04日
淺談鋰離子電池五大熱點研究利器
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由于各參數對電池性能影響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實驗設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傳統的窮舉法確定參數具有任務繁重、效率低下等缺點,并且難以解決理論問題。
隨著仿真技術的發展,仿真模擬技術被運用到了越來越多的科研領域的研發之中。作為實驗的補充工具,COMSOLMultiphysics可以:
(1)在實驗之前通過電池建模對各個實驗方法進行模擬,預估實驗結果,縮小參數范圍,提高工作效率。
(2)模擬電池工作過程中內部電化學過程,有助于研究人員研究電池內部過程。通過對電池模型的簡化、仿真和分析,更加有效地管理電池工作狀態。
(3)與實驗數據結合,使得文章內容具有說服力、預見性、新穎性,能夠發表到領域中的高級期刊。
目前鋰離子電池的熱管理、極化現象、SEI膜的穩定性以及電極/電解質界面問題等五個研究熱點都可以通過COMSOLMultiphysics進行仿真模擬。
1.COMSOLMultiphysics在電池熱管理中的應用
隨著動力設備的不斷升級,電池開始逐步往大尺寸和模塊化方向發展,電池產熱問題日益突出,電池熱管理也成為電池領域目前研究的重點之一。在充電和放電過程中,電池內部出現熱量,假如不及時散掉,會使溫度上升,超過鋰離子電池的正常工作范圍:(安全溫度范圍),會影響電池的工作狀況、循環效率、容量、功率等性能,進而會影響設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壽命等。建立鋰離子電池熱模型是研究鋰離子電池溫度分布和變化情況的基本方法,通過研究電池的熱效應,優化電池結構,提高電池的安全特性。
COMSOLMultiphysics供應了充足的物理場接口,通過耦合鋰離子電池接口與傳熱接口,可以幫助用戶研究鋰離子電池熱效應。軟件具有簡單明了的邊界條件設置界面,用戶容易上手。同時也具有清晰的可視化界面,可以很直觀地觀察鋰離子電池內的溫度分布,如下圖1所示:
上圖模型顯示了在相同放電倍率條件下,對流散熱時,外部換熱系數越高,電池溫度越低,可以幫助我們在設計外部散熱器時,根據換熱系數,設計散熱器的尺寸形狀。同時顯示了放電倍率越大,電池溫度越高,重要是由于大倍率放電時候,副反應越多,電池內阻增大,歐姆熱和副反應熱同時增大,導致了電池熱效應明顯,這要不斷去優化電池結構與處理電池材料,減少電池副反應發生。同時也顯示了,電解液濃度分布在絕熱條件下比等溫條件下平坦,說明絕熱條件下電解液的擴散性能優于等溫條件下電解液的擴散性能,為研究鋰離子電池供應了新的思路與方向。
2.COMSOLMultiphysics在電池容量衰減中的應用
在鋰離子電池中,除了鋰離子脫嵌時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外,還存在著大量的副反應,比如電解液分解、活性物質溶解、金屬鋰沉積等。副反應和退化過程可能導致各種不良效應,這種不良效應是不可逆的,會造成電池容量的損失。通常,電池由于不同位置同時發生的多個復雜現象和反應而出現老化,在負載循環中,電池所處的階段不同,其退化程度是不同的,具體取決于電位、局部濃度、溫度以及電流的方向。電池的材料不同,其老化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材料的組合(例如電極材料的交叉效應)可能會進一步加速老化。COMSOLMultiphysics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建立電池老化模型,對導致電池老化現象的各種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電池老化原因,確立研究目標,并對重要問題,集中攻克,提高科研效率,加速鋰離子電池的發展過程。
上圖模型可以看出隨著鋰離子電池循環次數增多以及放電倍率增大,電池容量逐漸發生衰減。尤其是當放電倍率超過1C時,放電容量顯著衰減。4C時,電池電壓達到3V前,電池大約只有50%的理論容量。大量研究證明電池副反應使得SEI膜逐漸增厚是電池容量發生衰減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也可以利用COMSOLMultiphysic研究SEI膜隨時間變化的關系,研究SEI膜形成機理,增強SEI膜的穩定性,降低負電極/電解質界面阻抗。
3.COMSOLMultiphysics在分析電池短路中的應用
電池在充電過程中形成鋰枝晶,刺穿電池隔膜,導致電池內部短路,或者受到外部機械刺穿,導致電池短路。長時間的內部短路會導致電池自放電以及局部溫度上升。假如溫度超過一定值,電解質可能會由于熱反應開始分解,導致熱失控,降低電池循環性能的同時也使得電池具有安全隱患。可以利用COMSOLMultiphysics對電池短路導致熱失控問題進行建模分析,
4.COMSOLMultiphysics在分析電池電化學阻抗譜中的應用
電化學阻抗譜(EIS)是研究電極/電解質界面發生的電化學過程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廣泛應用于研究鋰離子在鋰離子電池嵌合物電極活性材料的嵌入和脫出過程。在電池電極上施加一個頻率變化的電位擾動,通過阻抗響應可以深入了解電池的多種屬性和過程:在高頻下,電容、電化學反應和局部電阻等時間尺度較短的過程會影響阻抗。另一方面,在低頻下,電解質和活性材料的擴散也會影響阻抗。可以利用COMSOLMultiphysics分析嵌合物電極的EIS特點,探討EIS譜中個時間常數的歸屬問題,重點討論鋰離子在正負極活性物質嵌入和脫出過程中相關動力學參數,如電荷傳遞電阻、活性材料的電子電阻、擴散以及鋰離子擴散遷移通過SEI膜的電阻等對電極極化電位和溫度的依賴關系。如圖10-11所示:
5.COMSOLMultiphysics在分析電池電極材料比例中的應用
為了提高電池電極材料的穩定性,通常正負極都包含多種插層材料,尤其是正極材料,通常為多種材料的混合物,例如過渡金屬氧化物、多層氧化物和橄欖石等。這些材料可以具有不同的設計屬性(如體積分數和粒子大小)、熱力學屬性(如平衡點位和最大鋰離子濃度)、傳遞屬性(如固體擴散系數)以及動力學屬性(如插層反應速率常數)。不同的材料配比會對電池的整體性能造成很大的影響,假如利用實驗去不斷找出最佳比例,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利用COMSOLMultiphysics通過電池建模,分析不同材料配比,可以降低工作量,從而降低實驗參數的研究范圍,節省了人力物力。如圖12-13所示:
總結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鋰離子電池研究不再盲目依賴于實驗研究,而是先利用軟件對電池進行建模,通過電化學仿真對電池進行各方面性能的預測,再制定詳細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驗證。目前,最新發行的COMSOLMultiphysics5.4版本新添加了電池等效電路模塊、集總電池模塊,可以使用戶根據工作要更加方便的建立自己的模型。同時還具有數學模塊,使得在現有物理接口無法滿足建模需求時,用戶可以根據建模需求靈活地使用數學接口,建立更精確的模型。我們相信,隨著仿真軟件的逐步優化,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研究人員利用COMSOLMultiphysics等有限元仿真軟件對電池機理進行研究。在發表文章時,用戶可以利用軟件分析數據豐富文章內容,使文章整體內容充實漂亮,框架邏輯清晰明了,幫助研究人員將文章發表到領域高級期刊,同時提高文章的影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