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6月26日
超千家鋰電池產業鏈企業-國軒高科:動力電池+正極+負極+隔膜
車研咨詢公布的《2018-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市場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2018版)》、《2018年250家動力鋰離子電池企業經營分析報告(2018版)》,統計了鋰電池市場420家企業(若子公司單獨計算,有約650家企業,涵蓋3C、動力、儲能鋰電池),其中深滬港上市公司62家,新三板上市公司36家,投資鋰電池汽車制造企業有22家,其他非上市公司有300家。
其中,統計動力儲能鋰電池企業共有144家(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算同一家企業,若單獨計算有200多家),其中已有產能的企業為115家,建設中的企業29家。
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成立于2006年5月,于2015年借殼“東源電器”登陸A股市場,是國內最早從亊新能源汽車用鋰離子電池(組)自主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之一,主要產品包括動力鋰電池電芯及電池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等。
2014年9月,停牌五個多月的東源電器公告稱,東源電器將向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的股東方發行股份約4.90億股。國軒高科通過東源電器實現曲線上市,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此次交易后,東源電器主營業務輸配電設備的生產和銷售得以保留。
2017年11月14日,國軒高科公告稱,公司審議通過《關于確定公司配股比例的議案》,募資總額不超36億元,擬全部用于公司新一代高比能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包括合肥、青島和南京三地項目)、年產1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年產21萬臺(套)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及關鍵零部件項目、年產20萬套電動汽車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建設項目、工程研究院建設項目等項目。
(一)動力鋰電池
2016年以來,公司推行精益化生產,磷酸鐵鋰電芯生產線實現模塊段自動化,VDA(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標準三元電池產線實現全線自動化生產,PACK生產線實現高度自動化。
2017年4月,由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項目高比能量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與集成應用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開發完成能量密度達281Wh/Kg和302Wh/Kg的電池單體樣品。這兩種電池皆采用硅基負極材料,前者采用高鎳正極材料,后者采用富鋰正極材料。
2017年6月9日,國軒高科表示,2017年是公司動力電池業務從磷酸鐵鋰電池轉向三元電池為主,從商用車動力電池為主轉向乘用車動力電池為主的關鍵一年。公司將重點繼續推進乘用車客戶的車型開發與量產,并在未來2-3年將進一步提高乘用車動力電池業務所占比例,同時匹配三元電池快速的技術進步與產能提升。
能量密度方面,公司將逐漸將NCM111轉向NCM622,電芯能量密度能達到190Wh/Kg。
2018年1月,公司已確定為福特與眾泰合資公司開發的第一款車型提供三元622動力電池,該車續航里程達到350km以上。
在電池技術路線方面,承接國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專項進展,已開發出三元811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到達302Wh/Kg,已開始建設相關產品中試線,計劃2019年開始建設產線。
2018年初,國軒高科透露,其現有產線預計2018年可以產出動力電池6.5GWh,2018年上半年還將有6-7GWh產線建設投產,其中三元622產線5GWh。國軒高科表示,預計2018年公司動力電池產量可達到8-9GWh,2018年底公司整體產能約可達到13-14GWh。
2017年公司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0.4GWh,占公司動力總裝機量的18.59%,市場份額約為2.52%;其中超過0.3GWh配套于純電乘用車領域。
(二)鋰電池正極材料
廬江基地已經成為國軒高科戰略布局圖上的關鍵板塊。年產8000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基地、一期3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線、3GWh動力電池項目、合肥星源一期8000萬平方米濕法隔膜工廠等產業鏈核心項目均落戶國軒高科廬江基地。
在正極材料方面,國軒高科在實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部分自供之后,也在逐步實現三元正極材料的覆蓋。
截止2017年5月,合肥國軒已具備8000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可保證公司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全部自己生產,無需外采。三元電池正極材料公司都是外購的,但公司已經加快了三元正極材料的產線建設速度。
國軒高科還募集資金用于1萬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一期3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產線于2017年4季度投產。
(三)三元前驅體
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1%,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持股30%,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持股10%,持股9%。
2017年8月30日,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與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東協議共同設立合資公司,主要從事于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
項目共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設計生產提供NCM523三元材料前驅體4.8萬噸和NCM622三元材料前驅體4萬噸,可根據市場情況靈活調整兩種型號的產品產量。項目二期將增加一條同等處理能力的生產線。
(四)鋰電池負極材料
2016年4月,合肥國軒電池材料有限公司新建年產10000噸高鎳三元正極材料和5000噸硅基負極材料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網上第二次公示。
2017年4月,由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牽頭承擔的項目“高比能量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研發與集成應用”取得了階段性進展,開發完成能量密度達281Wh/Kg和302Wh/Kg的電池單體樣品。這兩種電池皆采用硅基負極材料,前者采用高鎳正極材料,后者采用富鋰正極材料。
2017年5月,公司擬以自有資金與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上海電氣國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公司的經營范圍為基于鈦酸鋰材料為負極的儲能電池及其材料、電池管理系統、系統集成、電源綜合管理系統的研發、制造與銷售等。
2017年10月1日,位于廬江的國軒高科新建年產1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年產2000噸鈦酸鋰負極材料項目、年產3000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正式投產。
(五)鋰電池隔膜
2017年7月12日,由國軒高科、星源材質聯合投資的合肥星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一期投產。合肥星源項目總投資30億元,年設計產能5億平方米,一期產能8000萬平方米,主要產品為高性能動力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