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30日
新材料鈉基電池有哪些優點?它會取代鋰電池嗎?
日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材料,能夠以更低的成本儲存與鋰電池相同的電量,效應無疑更加顯著。新型材料面世據說它可能會取代鋰電池
據了解,這種鈉基電池可以將同等容量的成本降低80%,通過將鈉與化合物肌醇結合在一起,發揮了比傳統鋰離子電池更好經濟效果。
當然,鋰離子在性能層面的優勢依然存在,不過考慮到成本和環保等方面的問題,尋找替代物在情理之中。更重要的是,鈉元素在有機物的含量比鋰更豐富,提取也比較方便。
不過上述研究團隊也坦言,鈉基電池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成本效益,而非能量密度。換言之,要想儲存同等容量的電量,鈉基電池所需的物理體積應該會大得多。
8月份汽車裝載動力電池量約2.9GWH,環比增長達到20.8%。不過,由于5月份以前新能源車市場的過度低迷,1-8月份動力電池累計裝載量只有11個GWH,與去年全年30個GWH相比,完成度僅僅40%不到。
同時應該看到,新能源車1-8月銷量已經達到32萬輛,完成度達到去年的64%。可以看到,由于客車銷售情況低迷,導致車均電池裝載量出現明顯的下滑,按這一趨勢,即使今年能完成70萬輛的產銷目標,動力電池裝載量估計也僅勉強達到去年30GWH的水平。
磷酸鐵鋰
8月份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統計產量6560噸,環比減少2.3%。在傳統的旺季錄得產量同比下滑也是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具體來看,受到產量影響的主要是北方地區,一是環保影響,二是全運會影響。
價格方面,鐵鋰主流成交價仍維持在9萬元/噸這一水平,針對部分散戶或有小漲,但對大客戶方面很難談價。企業表示,一方面碳酸鋰成本說漲就漲,另一方面鐵鋰價格一直不好傳導,再加上回款周期長,今年確實不好做。綜合來看,預計9月份產量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三元材料
8月份三元正極材料統計產量9670噸,環比減少0.5%。8月份三元材料價格穩步上揚,而產量較7月相比略有下滑,其主要原因是:一、碳酸鋰、鈷等原料價格的上漲,帶動生產成本的進一步提高;二、受環保影響,原料產量減少,尤其是碳酸鋰供應緊張,對一些中、小型三元材料廠家產量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臨近四季度,當升科技、廈門鎢業等主導廠家的三元材料產能將進入集中釋放期。
三元前驅體
8月份三元前驅體產量8850噸,環比減少4.6%。因為原材料硫酸鈷緊缺,第二梯隊的企業產量受到了一定影響,導致三元前驅體產量同比下滑。
銷售方面,出貨量很好,主流企業表示進入旺季以來基本每月能保持產銷平衡。價格方面,受原材料影響較大,硫酸鈷自8月以來一直上漲,而硫酸鎳在下旬也出現小幅上漲,因此前驅體企業扛不住成本壓力在下旬開始調漲,至月底523型主流報價在11萬/噸左右。總的來看,預計9月份前驅體產量有下降趨勢,不過市場價格仍會上漲。
負極材料
8月份國內負極材料產量1.74萬噸,環比上月增長3.9%。受原料高位,以及環保檢查造成的石墨化產能不足的影響,負極材料廠家的產量普遍受阻,一些大廠家有單不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