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21日
動力電池將如何發展?什么才是未來的主流方向?
盡管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幅度高達50%,市場上出現了磷酸鐵鋰電池回暖的猜測聲音。但是從2019年第一季度的數據來看,三元鋰電池仍將是主流。未來動力電池仍將往高鎳化方向發展。
材料體系規劃:LG化學目前所生產的電池以NCM622為主。未來將從NCM622做到70%的鎳,10%的鈷和20%的錳以達到NCM712。目前的情況是622軟包電芯正在量產,712型正在積極開發,會在兩到三年內進行大規模生產。
NCM811正極材料更適用于圓柱電池,會大量生產用于電動公交車,第三代電池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增加能量密度(增加鎳含量),降低成本(減少鈷含量)和提高充電性能(引入人造石墨負極)。
從LG化學的材料體系規劃來看,未來LG化學所生產的動力電池中,鎳和鋰的使用量將持續增長。提前鎖定氫氧化鋰原材料,是從長遠戰略規劃考慮。從去年LG化學在上游材料端的布局來看,也可以印證這一猜測:
2017年11月,澳大利亞鋰礦企業PilbaraMinerals公司宣布將與LG化學在韓國合資建造鋰加工廠。根據協議,擬建設的加工廠投資3.09億美元,年產能高達3萬噸氫氧化鋰,計劃于2020年1月投產。
2018年,LG化學與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礦企NemaskaLithium簽訂了供應協議,Nemaska將每年向LG化學供應7,000噸氫氧化鋰,初步期限為2020年10月開始的五年。這幾乎鎖定了該公司魁北克省項目2025年之前的全部產量。
2018年8月,贛鋒鋰業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LG化學簽訂《供貨合同》,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贛鋒國際向LG化學銷售氫氧化鋰產品共計4.76萬噸。
2018年12月,LG化學與Kidman簽訂了購買協議。根據協議,LG化學將在最初的10年期限內,每年向Kidman購買1.2萬噸的氫氧化鋰。
而在鎳礦方面,LG化學2017年11月8日宣布,公司向Kemco公司投資10億韓元(約合89.7萬美元),獲得了后者10%的股份。Kemco是韓國的硫酸鎳供應商。
中游:
在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方面:2018年4月10日,華友鈷業公司全資子公司華友新能源與LG化學簽訂協議,雙方擬合資設立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和樂友新能源材料(無錫)公司,生產鋰電三元前驅體和正極材料。
據悉,華金公司投資總額10億元,其中華友新能源占股51%,將主要從事前驅體的生產、銷售及相關配套服務,一期生產規模為4萬噸/年前驅體,其后將根據市場情況擴大至10萬噸;樂友新能源總投資30億元,華友新能源占股49%,經營范圍為正極材料的生產、銷售及相關配套服務,一期規模為4萬噸/年正極材料,其后根據需要可擴大至10萬噸。
在隔膜方面:5月20日,LG化學與恩捷股份控股子公司上海恩捷就采購鋰電池隔膜產品事宜簽署《購銷合同》,合同自2019年4月4日生效,合同期限為5年,總金額不超過6.17億美元。據相關機構以合同金額按基膜估算,此次合同體量預計超10億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