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12月17日
工信部約談智航新能源啟示錄
動力電池安全不容忽視,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的電池企業和主機廠都將被淘汰出局。
日前,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就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約談了江蘇智航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智航新能源),要求該企業立即對已銷售產品開展自查整改,針對產品質量問題逐條提出解決措施,并對研發、生產、檢測和售后等各環節進行系統梳理和整頓優化。
2019年6月17日,工信部下發《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于2019年10月底前完成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形成書面報告,如實向裝備中心報送安全隱患排查的組織情況、實施情況、運營主體配合情況、存在問題及問題處理情況等內容,填寫《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統計表》。
《通知》指出,重點對已售車輛、庫存車輛的防水保護、高壓線束、車輛碰撞、車載動力電池、車載充電裝置、電池箱、機械部件和易損件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而智航新能源作為首家被約談的電池企業,表明其電池產品確實存在質量問題,對其它電池企業而言也是一個警醒。
值得注意點的是,這不是工信部首先下發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的排查,而智航也不是首家被點名的電池企業。
2018年9月4日,工信部發布了《關于開展新能源客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工信部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質量安全監管正式開啟。
《通知》要求,今后一旦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發生起火、燃燒等安全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的,生產企業應在12小時內(如造成人員死亡或重大社會影響的,應在6小時內)主動上報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工作聯席會議牽頭部門和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并及時展開事故調查、上報處理結果。
其中提到“30萬公里以上和使用中出現故障較多動力電池(如沃特瑪電池)的應全檢”,明確指出沃特瑪的電池存在較多質量問題。
如今,沃特瑪已被申請破產清算,而搭載沃特瑪電池的大巴和專用車早已不知去向,后期也無法進行電池維護更新。
9月25日,工信部再次下發《關于開展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的通知》,簡稱《通知》,將重點對新能源乘用車、載貨汽車產品的IP防護失效、車輛泡水、車輛碰撞、線束連接松動、頻繁充放電、長期擱置以及工作行駛環境惡劣的車輛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在檢查項目上,則至少包括動力電池的外觀檢查、軟件診斷、氣密性檢測、開箱檢查及換件和容量測試等內容。其中開箱檢查及換件和容量測試等內容,應結合電池設計方案和以往情況,由企業自行決定是否開展。
從上述通知來看,一系列的新能源起火事故已經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產生了嚴重打擊,此前一批在產品質量和技術等方面存在缺陷的企業進入市場對行業產生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之下,政府部門出售開始整治不良現象,對存在質量問題的電池和車輛進行重點排查,有助于降低新能源汽車起火風險。
在此壓力之下,主機廠和電池廠將進一步提升其產品質量,而一些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也將被淘汰出局。
客觀來看,后期被工信部點名或約談的電池企業會可能增多,從而加速行業洗牌。而想要避免被工信部請去“喝茶”,電池企業就必須重視產品安全,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