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7月15日
2018年電動車電池密度提升剛見效
雖然近期有一些案例的新能源車著火事件,但梳理新能源車的能量密度提升,過去幾年的電池問題較復雜,實際并非政策推動的電池密度提升帶來的著火問題,市場問題不應該讓政策背黑鍋。
2018年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效果才剛體現,未來應加速提升電池能量密度。
過去幾年的新能源車的實際裝車產品的能量密度提升不快,2015年-2017年的電池密度從97提升到111瓦時每千克。而2018年的政策推動下的電池能量密度終于有了較好的提升,尤其是7月以來的新能源車產品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效果很好。
一、電池平均能量密度
1、2015-2017年電池能量密度提升平穩
根據測算的2015年-2017年的3年的電池能量密度是2015年平均97瓦時/千克,2016年提升到100瓦時/千克,這也是2016年延續2015年的補貼政策的平穩過渡效果。
而2017年提升到111瓦時/千克,這也是2017年補貼政策開始強調能量密度的逐步效果提升,其中2017年的乘用車能量密度達到110瓦時/千克,而專用車提升到112瓦時/千克,都有一定提升,都達到110瓦時/千克的1倍補貼的中高位水平。
從2017年對比2015年看的渡效果較平穩,其中客車提升22瓦時,乘用車提升11瓦時,專用車提升10瓦時。
2、2018年3月開始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較快
2018年的新能源政策推動3月以來的新能源車的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較快,各類車型的提升線路不同,專用車選擇最低成本,而乘用車選擇提升性能的表現突出。
3-4月的電動乘用車電池密度124瓦時/千克,較1-2月的政策空檔期要提升明顯。尤其是7月以來的能量密度提升到136瓦時/千克的速度較快。
客車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速度超預期的快,2018年3-4月的電動客車能量密度已經達到132瓦時/千克,體現了客車的磷酸鐵鋰的電池能量密度提升潛力較大,迅速被挖掘。
專用車產品的能量密度提升一般,由于沒有能量密度的鼓勵措施,因此雖然2017年的專用車能量密度不低但2018年的升級速度較慢,主要是考慮更低成本的發展。
3、乘用車電池密度推動續航里程提升
2018年的高續航里程車型的電池能量密度在140左右,而地續航里程的的產品的能量密度逐步提升。
150公里續航里程的車型的電池能量密度從108提升到126,而300公里續航里程車型的能量密度也提升到138瓦時/千克,接近11倍補貼要求,技術提升較好。
乘用車量產車型的能量密度保持較好水平。
4、客車電池密度提升突出
雖然三元鋰比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高,但這是從單體角度看,從電池組角度的客車具有巨大的成組低成本優勢。
據測算,客車產品的能量密度表現優秀基本都是能得到1.1倍的補貼的,說明鈴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在形成電池包有比乘用車有巨大優勢。
5、著火問題與電池能量密度提升無關
近期著火事件較多,考慮到著火的車型大部分是投入一段時間的2018年以前的車型,應該2018年產品很少,而2017年的生產的能量密度總體不高,沒有受到能量密度提升的嚴峻壓力。
我個人認為新能源車補貼政策的提升能量密度是完全正確的,提升能量密度的政策與前期的著火事件沒有直接關系,不應該借著火問題擠壓政府減緩產品技術升級的步伐。
上一篇:第10批推薦目錄配套動力電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