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7月16日
電池安全陰影下的新能源汽車
7月6日至9日,以“綠色出行,守衛藍天”為主題的“2019中國(北京)國際新能源汽車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時下,新能源汽車這一新生事物正處于發展的十字路口。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符合我國治理空氣污染的政策要求,具有污染小、噪音小、耗電成本低等優勢;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差、續航里程短、充電設施匱乏、充電慢等一系列問題,也亟待解決。
在新能源汽車面臨的所有問題中,目前最受人關注的是安全問題,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電池的安全問題。因為電池安全不過關,蔚來汽車在兩個月內發生三次自燃起火事件,公司緊急召回4803輛ES8,這引起市場強烈關注和部分消費者的恐慌。
而本次博覽會,將動力電池專門劃分為一大板塊來展覽,也充分說明了汽車行業對電池安全的重視。
故此,華夏能源網就新能源汽車與電池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發展,采訪了幾家參加本次展覽的知名的電池行業上下游企業。
在動力電池展區,致力于開發和生產安全環保電池的超威集團河南超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明煜向華夏能源網表示,“國家對新能源電動車的補貼退坡,并沒有限制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我依舊看好產業未來。”他認為,補貼退坡有利于產業升級、優勝劣汰,有助于電動車產業真正實現市場化競爭。
另外,王明煜預測,“三、四線城市很可能是未來電動汽車的重要增長點,在接下來的若干年內,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其他技術方案都將不斷升級。電動汽車和燃油車正面PK,關鍵在于提升用戶體驗。預計2021或2022年,電動汽車可以在用戶體驗上達到傳統燃油車的水平,甚至超越燃油車。”
在安全問題上,他表示,電池熱失控是電動汽車起火的主因。保障安全的核心是研發先進的電池管理系統,而國內目前在這方面仍有明顯不足。
“目前,新能源車企在選擇電池時多以能量密度為指標,通過搭載高密度鋰電池來延長行駛里程。然而電池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提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就會下降。我們一定要系統地看待該問題,動力電池不但要考慮電池單體還要考慮電池包整體,包括其機械結構安全性、電氣安全性、熱管理安全、BMS的監控,電池的BMS以及與充電管理的相互配合。”王明煜表示。
專注生產有機硅的埃肯集團亞太區市場經理安晴鵬也表示:我們非常看好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得到了政府強有力的支持,是全球市場的增長引擎。但產業一定要市場化,國際化,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此外,他還指出,新能源汽車目前存在安全問題與綜合成本問題,其中安全問題將是新能源汽車發展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問題。
近期,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另一件大事是被業界稱為“白名單”制度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簡稱《規范條件》)被廢除。這將使國外動力電池生產企業進入中國不再有任何門檻。與此同時,國內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即將迎來一場硬戰。
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戰爭”,與會的幾家中國電池行業上下游企業高層對行業未來仍保持樂觀態度。
“目前,國內電池市場的趨勢是整合,以前市場無序發展,導致產品質量、性能都不好,隨著近來國家的調控,電池市場的企業將會越來越集中化,質量與性能也會得到改善,從而形成可以與世界領先企業競爭的態勢。”安晴鵬認為。
2018年,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數量驟減,從2017年135家減少至90家。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產業鏈整合加速,業內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企業將僅余下20至30家,80%以上的企業面臨將面臨淘汰。而外資企業的新一輪入華,或將加快這一洗牌速度。
“我們認為電池市場因為需求不斷增大,所以是一個即將爆發的市場。其中,3C市場會比較平穩,新能源汽車領域將出現大的發展。”電池行業上游企業森田新能源材料(泰興)有限公司總經理泉雅博表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純電動車的銷量將近98萬輛。統計數據顯示,2018全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56.89GWh,同比增長56.88%。在新能源汽車替代燃油車的大趨勢下,新能源車銷量逐年增長,電動時代未來前景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