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7月13日
蜂巢能源發布四元及無鈷材料電池
7月9日,蜂巢能源在保定召開主題為“領創疊時代守護芯安全”的品牌戰略規劃及產品發布會。蜂巢能源總經理楊紅新表示:“疊時代是以疊片工藝為特征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標準大量涌現的、專門為電動汽車而生的時代。”
脫胎于長城汽車動力電池事業部的蜂巢能源,從設立起就明確一個目標,以方形電池高速疊片工藝和車規級開發標準來做動力電池。2019年2月,蜂巢能源正式獨立,定位是第三方的動力電池企業,面向國內和全球的整車企業開放。
發布會上全球首發的無鈷材料、四元材料電池正是疊時代新材料的代表。針對動力電池行業目前面臨的安全與成本兩大難題,蜂巢能源針對性地給出了兩條全新的產品解決之道,引領行業風向標。
聚焦成本痛點的無鈷電池
現有三元體系的鋰離子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的成本占比達到30%~45%,這其中,以523體系為例,鈷在其中的占比達20%,作為戰略性的資源,鈷的價格波動將會直接影響到最終電芯的成本。
因此,在以高鎳體系為共識的大前提下,包括松下、LG、寧德時代等國際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都在將低鈷及無鈷化電池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的研發方向。
基于上述背景,作為最懂汽車的動力電池專家,蜂巢能源基于對于材料體系的前瞻性研發,正式發布了全球首款基于無鈷材料的電芯產品。
蜂巢能源介紹,無鈷材料性能可以達到NCM811同等水平,材料成本降低5~15%,相應帶來的電芯BOM成本可以降低約5%,且會讓材料不受戰略資源影響。
無鈷化關鍵技術有兩個,一是摻雜無未成對的電子自旋的特定元素,減弱電子超交換的現象,降低Li/Ni混排,提高電性能;二是摻雜M-O鍵能大的元素,減緩晶體在充放電過程的體積變化,穩定結構,提高循環壽命和安全性。
圍繞上述兩大關鍵技術,蜂巢能源已經完成了研發攻關,據悉,蜂巢能源的無鈷電芯產品于2018年3月正式立項。通過摻雜技術改進了無鈷材料在充放電的可逆性和結構穩定性,電壓平臺達3.87V,比811高出0.04V(3.83V)。
在產品規劃上,預計將在年底前完成材料開發,在2020年3月完成材料體系的進一步優化,4月實現材料中試,8月體系定型,2021年11月將實現無鈷電芯的SOP。
兼顧能量密度與安全的四元電池
主機廠對于電動汽車更高續航的追求,讓動力電池的高鎳化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如何平衡能量密度提升之后的安全性能,是當下產業鏈必須正視的問題。
清華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明確指出,目前最為緊迫的一項任務就是如何把安全的平衡點提升到300Wh/kg的能量密度。
基于上述趨勢,蜂巢能源率先開發出四元正極材料,并基于該材料發布了全球首款四元材料電芯。
據了解,蜂巢能源開發的四元材料,在NCM體系的基礎上摻雜Mx,Mx摻雜會使一次顆粒之間的邊界強度增強,因此會減少在有害的相轉變過程中微隙的形成。使其循環性能優于NCM811材料,同時能實現耐熱更好、產氣少、安全性更高的特點。最終呈現在動力電池上就是容量更高、壽命更長、安全性更好。
蜂巢能源介紹,其四元材料電芯項目也已經于2018年9月立項,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材料開發,預計將于2020年12月實現材料SOP,將在2022年11月實現基于四元材料的電芯SOP。
上一篇:云系統開發以延長動力電池使用壽命
下一篇:全球鋰電池回收率超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