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7日
動力電池“白名單”廢止,我們將遇到怎樣的對手?
工信部24日發文稱,“自2019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5年第22號),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規范條件企業目錄同時廢止。”
2015年3月24日,工信部制定了《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自2015年11月開始,工信部先后發布了四批符合《規范條件》的企業名單,共57家電池企業入圍,且均為國產電池企業。而此后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新目錄》也逐漸與之相關,在售的新能源汽車只有搭載了符合條件、進入“白名單”目錄的動力電池,才能享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搭載目錄之外的動力電池則無法獲得補貼。這也直接導致了LG、三星、松下等外資電池企業慢慢淡出中國市場,反之則極大地促進了國內動力電池企業的興起與發展,寧德時代更是以23.5GWh的裝機量位列2018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首位。
事實上,在今年中國新能源補貼政策大幅退坡的情況下,外資電池企業已經對重新進入到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躍躍欲試了,松下自年初起,加快了在國內市場上的擴張步伐,已分別進入了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供應鏈體系中,LG、三星與SKI也都紛紛加大了在中國境內投資電池廠的力度;而“白名單”的取消更是進一步加快了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化競爭的速度。
縱觀當前全球動力電池競爭格局,主要是圍繞中日韓三國進行。據此,SMM整理了最新的日韓代表動力電池企業發展情況,對于國產電池企業在即將面臨的市場化競爭中,知己知彼,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壁壘,才有望在行業變革發展中屹立不倒。
我們首先從產品性能、產能規劃、供應鏈關系三方面出發,有關中日韓三國代表動力電池企業總結如下:
一、松下
松下的中國工廠選址在遼寧大連。2015年,松下與大連遼無二電器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
大連松下汽車能源有限公司,并投入27億元在大連興建方形鋰電池工廠,用于電動汽車和
插電混動汽車。2018年3月13日,松下大連工廠正式量產供貨,產能接近5GWh,可滿足20萬輛電動車的配套需求。
此外,松下還在蘇州與蘇州捷星合資建廠,生產特斯拉使用的18650型鋰離子電池,已
于2017年下半年投入生產,并在當年實現1億支電芯的年產能;此后,合資企業聯動天翼新能源于2018年9月27日落地無錫江陰,總產能達30GWh,一期產能5GWh,預計2019年9月完工。
國產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盡管經過此前幾輪猜測,最后仍花落老合作伙伴松下,也證明了松下具備強大的產品技術體系與客戶粘性,未來動力電池“成本+性能”才是發展王道。
二、LG化學
LG化學于2009年正式進入動力電池市場,與韓國現代起亞合作,首次將鋰電池產品應用于商用混合動力車,是目前全球軟包動力電池企業龍頭。2018年7月17日,LG化學與江寧濱江開發區在南京舉行簽約儀式,總投資20億美元的LG化學電池項目落戶濱江。南京工廠的建設投產是LG化學參與到中國市場競爭中重要的一步,是其繼韓國梧倉工廠、美國霍蘭德工廠之后的第三大動力電池工廠,也將是LG化學全球最重要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2018年10月23日,LG南京工廠動工建設,項目將在2023年實現全面達產,年產動力電池32GWh,主要生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小型電池,工廠規劃建設電極、電芯生產線23條,其中動力電池16條、儲能電池3條、小型電池4條,預計一期項目將于2019年四季度實現量產。
三、SKI
SKI鋰電事業部對中國市場關注已久,早在2013年就與北汽集團和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共同組建了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純電動汽車的核心——動力電池,總投資10億元,是當時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的電池企業。其中,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持有60%股份,SKI所持股份占40%。
此后,受到中國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影響,SKI未能進入中國電池企業目錄,沒有了政府補貼很難再與同行競爭,2017年2月SKI宣布在華合資工廠停產。直至入圍2018年5月發布的《汽車動力蓄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行業白名單(第一批)》,SKI于2018年底宣布在江蘇常州重啟與北汽集團和北京電子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組建合資電池廠的項目,將投資人民幣50億在常州建年產7.5GWh的動力電池工廠,預計新工廠在2019年下半年完工,2020年初正式啟動量產。
四、三星SDI
三星SDI是方形動力電池領先企業。2008年三星SDI和博世合資成立了動力電池公司SBLimotive,開啟了汽車動力電池業務。2015年,三星SDI天津工廠成立,主營業務為開發、生產包括汽車用能量型動力電池在內的圓形鋰離子電池等,后于2018年底表示將調整天津工廠部分產品結構,投資建設動力電池生產線和車用MLCC工廠(多層陶瓷電容器)等新項目。此外,西安工廠(三星環新)是三星SDI和安慶環新、高科集團合資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2015年10月竣工投產,但2017年由于國內市場開拓遇阻等因素暫停擴建計劃。此后直到2018年12月,三星SDI重啟位于西安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將在西安共計投資1.7萬億韓元(約合105億元人民幣),項目建成后將形成5條60Ah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
由于目前中國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電池體系仍以NCM523為主,而韓國電池企業都已經過渡到了NCM622體系,并規劃在2019年推出高鎳產品,而松下也憑借NCA體系擁有市場上最高能量密度的產品,我們認為,“白名單”的取消也將加快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過渡高鎳產品的進程。據SMM了解,當前寧德時代已經逐漸開始暫停中鎳產線,轉向高鎳產線,這個趨勢在下半年將會更加明顯。
下一篇:電動叉車蓄電池的電壓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