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6日
中國占領電池至高點,大眾無奈扶持瑞典電池廠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中國終于卡住了全球的脖子,一如國外持芯片傲人一樣。為了降低對中國電池企業的依賴,德國大眾汽車想到扶持小競爭對手的自救之路。這是全球最大汽車龍頭企業——大眾汽車第一次投資電池工廠,類似于當年特斯拉和松下聯合投資電池。
大眾汽車計劃投資9億歐元與Northvolt公司聯合開展電池研發。產能為16千兆瓦時(GWh)的電池工廠。在滿足各項前提條件的基礎上,
有趣的是,這一次大眾汽車扮演了多重角色,集投資人、采購商于一體。據悉,9億歐元的投資分成為兩部分,一部分用于組建合資電池公司,雙方對等持股;另一部分換取Northvolt的股權。在獲得相關機構針對反壟斷的審批之后,大眾汽車集團將獲得Northvolt公司約20%的股份,并在Northvolt公司董事會中獲得一個席位。根據協議,大眾汽車、Northvolt的合資電池公司,該電池工廠或將選址下薩克森州(薩爾茨吉特),最早將于2020年開始建設,計劃2023年底或2024年初開始為大眾汽車集團生產電池。電池工廠一期產能將達16GWh,未來將增長至24GWh。
Northvolt成立于2016年,旨在促進全歐洲向脫碳未來的轉型,在環保型鋰離子電池領域已有一定成績。目前,Northvolt的行業合作伙伴和客戶有大眾汽車、斯堪尼亞、ABB、寶馬、西門子、Vattenfall電力和維斯塔斯風能。
不過,大眾汽車這一做法有些出人意料。一年前,大眾汽車更多依賴于外購電池等核心零部件。為什么,大眾汽車會從采購方變成投資人+采購方?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曾表示,動力電池結構性供應緊張。據悉,大眾汽車對此已有體會。2018年,大眾汽車簽署了高達500億歐元的遠期動力電池訂單,將韓國的LG化學、中國的寧德時代等企業確立為核心合作伙伴。但大眾汽車萬萬沒想到,由于LG化學產能不足,影響了大眾汽車新能源汽車的量產進度。
按照大眾汽車的新能源戰略,未來新能源汽車大規模量產時,電池供應壓力會更大。今年4月,大眾汽車表示,至2028年,將在全球交付2200萬輛電動車。其中半數以上將來自中國市場;到2019年底,大眾汽車將在中國推出14款新能源車型。至2020年,大眾汽車旗下40%的車型都將實現電動化。
無論從投資回報率還是從控制回報看,對大眾汽車來說都是一筆合算的買賣。試想,2200萬輛電動車的體量和技術,對任何一家電池企業來說都是一筆不可忽視的“資產”。當然,這筆買賣最終能否成功,還取決于電池技術。
下一篇:為什么你的電池總是壞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