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5日
新能源車不得限購,北京能夠實現得了嗎?
6月6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聯合出臺了關于印發《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要求:各級政府“堅決破除乘用車消費障礙”并“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使用”。這是繼6月2日廣州及深圳針對小客車增量指標額度后,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方向的又一重大消息。
此消息一出,最為振奮的是當下限購限牌一線城市的新能源用戶以及潛在用戶,目前廣州與深圳已經提前一步進行了新能源汽車的放寬政策,但無奈“現實骨感”,面對像北京和上海這樣的特殊城市真的能夠完全實現新能源車輛不限購嗎?即便實現了,那么釋放出的超百萬車輛如何安放則又會引發一些列的現實問題,各地以實際情況細化《通知》才是可行之道。
勁爆!但會引發系列現實問題
這則《通知》到底有多勁爆?事實證明,它瞬間匯集了所有限牌限購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用戶與潛在新能源汽車用戶的關注度。
在北京,想購買新能源汽車需要搖號,并且北京新能源搖號機制更像排號,也就是越早進入搖號池就可以越早得到新能源號牌,而根據目前的信息來看,2019年進入搖號池的消費者至少需要等待8年的時間才能夠輪候到自己。有錢花不出可能就是這樣的感覺了。
即使這樣,很多對于用車剛需的家庭還是進入了新能源汽車的搖號池,根據當地居民的自述就是:“如果繼續排在燃油車的話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得到號牌,遙遙無期。但是排在新能源車牌的話至少孩子上小學有車使用了,有個保障。”很苦很無奈,但卻又很現實。目前截至2019年4月8日24時,普通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3209304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54962家;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申請個人共有417307個有效編碼、單位共有7556家。
可以很明確的說,目前有417307人非常明確的想購買新能源車型,7556家單位也一樣。所以如果政策開放,北京可能會在瞬間賣出424863萬輛車,并且這還未計算燃油車搖號的消費者是否會轉向新能源車型,如果都放棄燃油車的話,這個數字又是一個龐大的數量或將超百萬,這無疑將加劇城市交通的擁堵狀況,這也是放開新能源政策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新能源汽車進入“刺激”時代
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一個開放的市場環境,而國家發布政策也是為了新能源汽車能夠進行良好發展。但是面對經濟下行,目前國內的汽車市場負增長已成常態。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自2018年7月開始,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同比開始下滑。截至2019年4月,產銷量同比下降19.80%和21.40%。盡管新能源汽車一路高歌猛進,但由于其基數較小,對下行的車市如同杯水車薪。所以,此次發布的文件,刺激市場依然是第一大目的。
隨著補貼退坡,新能源汽車的價格逐步攀升,在如今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充電樁建設與電池衰減等問題都還沒有完全解決的情況下,放開新能源汽車的限購看似不現實,但是也會刺激到整個新能源汽車的中下游企業進入這個行業的信心。例如,電池產業將會有更多的企業參與到電池制造研發,充電樁行業會對更多的停車位設立充電樁,為了市場的口碑售后服務也將完善。
用車有的時候是剛需,或者成為了一個家庭的必備。目前,為了環保、治理交通擁堵,很多城市都進行了限號等政策,一旦真的按照《通知》放開新能源汽車限購,那么勢必將加劇城市的包容量和承載量。所以,各地區各城市都需要根據《通知》來進行優化選擇方案,適當的開放指標申請與搖號機制,再進行限號等政策的變化,才能夠讓消費者得到一個良好的用車環境。
目前廣州與深圳已經提前一步進行了新能源汽車的放寬政策,但是北京與上海由于城市的特殊性,相關政策還未出臺。按照廣州與深圳的政策來看,北京與上海可能會出相似的政策,也代表著新能源汽車或將加速走進更多家庭。
上一篇:新能源汽車如何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