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5日
新能源電池影響車內空間?地板比大G還高!離地間隙比跑車還低!
在今天,新能源車(本文特指油電混合動力與純電動,不包含氫燃料電池等其它車型)已經成為了百姓生活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無論是市場占有率,購車政策導向,用車體驗方面,新能源車們都有一些獨到的優勢。
但是,我們在看著新能源車日益繁榮的同時,其實也還是需要正視一些問題;不能為了說新能源車好而被迫說好。
問題很多,其中一些也常年被網友們放在網絡上聲討,但實際上,有那么一部分新能源車,還有一個大問題沒被關注起來,那就是內部空間,這個空間包括乘員艙空間和后備箱空間。因為如今并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都是“從0開始”的純電動車項目,他們或是單純的“油改電”,或是“一個平臺要兼容油和電”;而這些車就都有一個問題。
無處安放的電池組即使用盡全身解數,還是會占用不少車內空間。
本文舉幾個例子。
【放在地板下方,要么侵占離地間隙,要么瘋狂抬高地臺】
這一種放置電池的方式是最傳統也最簡單的。
但是,有一個問題,如果本身的車身架構并不是完全基于純電動車研發,那么龐大的電池組就不能完全“藏”進車身底板之中,而是會在本身已經有一定厚度的地板之上或是之下繼續增加厚度。
某新能源車企早年技術不成熟時的作品,電池組完全侵占離地間隙,導致通過性不佳,其縱向通過角甚至不如一些超級跑車。
不過新能源發展到今天,在正常能買的家用車序列里,已經沒有這么“喪心病狂”的作品了,不過,我們以一些新能源SUV為例,還是能明顯感覺到,電池組一方面抬高了地臺,另一方面也影響了離地間隙,只是不嚴重罷了。
【放在后備箱,讓人放東西時欲哭無淚】
這種電池組的布局方式一般用于HEV混動和PHEB插電式混動,因為電池組不算特別大,因此不需要布局到地板上。
但是再不大,也只是相對于純電動車的電池組而言,算上電池與電控,還有線纜,體積還是非常具體的。
比如上圖這個SUV產品,是PHEV車型,同時后橋電驅動,可以明顯看出,電池組以及相關的電控部分嚴重影響了后備箱容積,導致容積高度非常可憐,幾乎難以放下大件物品。
同樣的,以這臺HEV混動轎車后備箱為例,雖然無法純電行駛,但支持混動的電池組還是讓后備箱失去了與前排聯通的能力,導致后備箱擴展性受損。
【放在中央通道,你是不把第五位乘客當人嗎?】
這種電池布局形式目前已經很少見了,因為是對車內空間影響最具體的,雖然這種布局不會影響地臺高度,也不會影響離地間隙,更不會影響后備箱容積。但是它影響你乘坐了啊親,坐著特憋屈的那種。
比如上圖這輛車就是這樣的布局,行駛證是五座車型,但是中央通道如喜馬拉雅山脈般高聳的電池組卻讓第二排中間的第五個座位基本失去了乘坐能力。
難道這個座位是為雙腿截肢的乘客準備的?這個不得而知。
所以各位看客,如果您有購買新能源車打算,不妨在購買前多了解一下車的研發歷史,如果不是真正的“新能源車”,那么建議您多考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