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28日
特斯拉又要做電池又要采礦 “鯰魚效應”或超預期
據外媒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近日稱,特斯拉正利用Maxwell公司的新技術進行電池生產。他強調稱,特斯拉未來可能會自行開采原材料來生產電池。
據Maxwell公司介紹,該公司的干電極技術可以將電芯能量密度提升至300Wh/kg以上,未來還有可能進一步增加至500Wh/kg,與目前特斯拉使用的現有電芯相比,500Wh/kg意味著能量密度翻倍。
盡管特斯拉宣稱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工廠,但一直以來,其位于美國內華達州的Gigafactory1工廠一部分已被松下占據,特斯拉從日本供應商處采購的電池用于模塊生產,并在同一家工廠的其他部門進行電池組裝工作。
特斯拉在近期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其產能受到了電池生產規模的限制,未來或將進入采礦業,以滿足特斯拉日益增長的擴張速度。
馬斯克稱,特斯拉擴充產品線的能力受到電池產量的制約。他說:“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電池,增強產品復雜性就會變得沒有意義。”
當特斯拉電池產量不斷增加時,公司必須考慮供應鏈的各個部分,比如采礦。馬斯克稱:“我們有可能會進入采礦業,當然,我并不確定。不過我們會竭盡所能確保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擴大規模。”
5月份,在一場行業會議上,特斯拉公司的電池金屬采購主管SarahMaryssael就曾表示,由于礦業投資不足,預計近期內,全球鎳、銅和其他電動汽車電池礦物將出現短缺。
Maryssael還表示,特斯拉的電池平均鈷含量低于其他行業,公司開始關注鎳礦資源,這也是埃隆馬斯克實施減少電池正極鈷使用量計劃的一部分。鈷主要產自剛果民主共和國,而有些提取鈷的工作會使用童工,因而使得剛果鈷礦業受到不少非議,馬斯克尤其關注該問題。
此外,特斯拉很有可能會與澳大利亞或美國的礦商合作。此外,今年早些時候,特斯拉與中國鋰鹽企業贛鋒鋰業(002460)及其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可延期三年),特斯拉指定其電池供貨商向贛鋒鋰業及贛鋒國際采購電池級氫氧化鋰產品,年采購數量約為公司該產品當年總產能的20%。
上一篇:美國電力部門將面臨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