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6月12日
三星供應大幅縮水 大眾將調整500億電池采購計劃
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中,動力電池長期被認為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部件。隨著行業技術創新加快和用戶認知度的提高,市場對動力電池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動力電池安全保障、使用壽命、能量預測等問題卻成為創新瓶頸。此時,電池管理系統(BMS)作為電動汽車能量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紐帶,逐漸被主機廠視為核心技術,與驅動器等電控系統、VCU等整車控制系統共同構成新能源汽車的三大電子電氣核心技術。
(來源:微信公眾號“新產業智庫”ID:weixin-gg-ii作者:GGII)
近兩年在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下,國內動力電池BMS市場需求規模也迅速增長。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實現裝機量81.1萬套,同比增長56.26%,市場規模45.5億元,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BMS產品裝機量達到122萬套,產值規模55億元。
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BMS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據AutomotiveNewsEurope報道,因與三星SDI就動力電池供貨協議細則出現分歧,三星SDI的供應可能無法達到預期要求,大眾將調整價值500億歐元的電池采購計劃。
本文來源:車東西微信公眾號ID:chedongxi
此前,三星SDI計劃向大眾提供20GWh的動力電池,但在談判中,由于大眾與三星SDI就電池產量和交付時間方面產生分歧,導致三星SDI方面承諾向大眾提供的電池削減至不足5GWh,大眾可能將引入新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近年來,電動汽車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因為高端動力電池供應商產能不足、電池原材料供應有限等的問題,而能夠提供高端動力電池的也只有LG、松下、寧德時代、三星SDI等為數不多的公司,各大車企在高端動力電池的爭奪上將愈發激烈。
一、三星SDI電池供應量由20GWh下調至5GWh
據AutomotiveNewsEurope報道,大眾汽車集團(VolkswagenGroup)正對其價值約500億歐元的電池采購計劃進行調整,原因是擔心其與三星SDI的一項供貨協議可能會流產。
在這個價值500億歐元電池采購計劃中,大眾選擇LG、三星SDI和SK集團(SKInnovation)作為歐洲的電池供應商,選擇寧德時代作為中國地區的電池供應商,并且從2022年開始,SK集團將成為大眾在北美的合作伙伴。但現在,三星SDI將減少對大眾的動力電池供應量。
據悉,三星SDI最初同意向大眾供應20GWh的電池,足夠為大眾20萬輛裝備100kWh動力電池組的車輛提供動力。但在涉及到談判細節時,大眾和三星SDI在電池的產量和交付時間方面有不同的意見,由于雙方的僵局,三星SDI承諾向大眾供應的電池削減至不足5GWh。
EvercoreISI分析師ArndtEllinghorst稱:“大眾至少需要300GWh的電池供應量,如果沒有多家電池供應商,如此龐大的電池采購量是難以滿足的”。此外,他還表示,對于企業設定的電動車產量來說,建立相應的電池供應鏈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大眾汽車將斥資300億歐元,推出一系列全新的電動汽車,其真正意義上的電動汽車ID.3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投產。
在本月早些時候,大眾與瑞典電池創企Northvolt計劃共同在德國建立電池工廠,大眾計劃投資10億歐元獲取每年10GWh的動力電池組。5月25日,大眾集團董事會成員StefanSommer向德國《證券報》表示,將在今后幾周就更詳細的方案加緊談判。
二、高端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多家車企深受影響
近年來,電動汽車行業發展迅猛,全球產銷量呈爆發式增長。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109萬輛,同比增長50%;2018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成功突破200萬輛,同比增幅近100%;而在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全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增長58%,突破50萬輛。
在這種高速率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的刺激下,各大車企都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電動汽車產品和未來發展規劃。為了保證規劃順利實現,各大車企都需要穩定的動力電池供應以滿足今后的大規模生產。但目前在動力電池領域,原材料受限、電池產能不足已成為一個實質性的問題,而能夠提供高端動力電池的也只有LG、松下、寧德時代、三星SDI等為數不多的公司,因此各大車企在高端動力電池的爭奪上將愈發激烈。
作為電動汽車動力電池正負極的原材料,碳酸鋰近年來受電動汽車產銷爆發的推動,需求量不斷攀升,但市場上碳酸鋰的供應卻已出現短缺。究其原因,一方面,雖然全球鋰資源儲量龐大,但提鋰技術裹足不前,能夠轉化為電池級碳酸鋰的鋰精礦供給十分有限;另一反面,即使在鋰礦充足的前提下,電池級碳酸鋰新建產能釋放存在時間差,尤其受季節、鹵水提鋰、基建等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新增產能釋放周期延長。
此前,一部分車企已因電池供應不足而受到拖累。
今年4月,據外媒報道,由于無法從電池供應商LG獲得足夠的電池,奧迪推遲了其首款旗艦電動汽車e-tron的交付,其交付時間由2個月延長到“6至7個月”。
特斯拉方面也因電池供應不足遭到損失。4月25日,特斯拉發布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一季度凈虧損7.02億美元。而特斯拉方面將虧損原因歸咎于動力電池供應商松下無法提供足夠的電池,導致model3一季度產量不足。與此同時,特斯拉即將上市的ModelY車型很可能也不得不面對這個問題。
結語:高端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問題亟待解決
電動汽車在最近幾年年成為汽車領域一個熱門話題,目前全球電動汽車的產銷量呈現爆發式增長,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注、考慮電動汽車。
但動力電池產能不足、原材料供應有限的問題已隱約成為制約電動汽車繼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車企不得不面對此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如何保證動力電池供給,已經是汽車、電池、礦石開采等多個行業在未來幾年需要去共同面對、解決的問題。
資料來源:高工產研電動車研究所(GGII)
從我國BMS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目前第三方市場份額已經出現了穩步提升的勢頭,以科列技術、億能電子、力高新能源、上海妙益等為代表的第三方在市場份額上在穩步增長,尤其是在商用車領域第三方甚至成為主導。整車廠和電池廠雖然仍占有較重要的地位,但由于行業在技術提升和專業化分工帶來的成本下降驅動下,專業第三方未來優勢有望更加突出。
從行業技術趨勢來看,BMS的均衡控制是延長動力電池壽命的技術制高點之一,目前被動均衡由于出現時間較早且技術相對較成熟,而且被動均衡對電池壽命影響較小,成本較低,契合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的市場現狀,因此車企普遍采取被動均衡。但由于被動均衡采用電阻耗能,會產生熱量,使得整個電池系統的效率降低。而主動均衡因其原理在于能量的傳遞分配,能夠使得動力電池能量利用率高,顯著提升駕駛體驗。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升級迭代加快,以及企業對產品安全重視提升的大背景下,主動均衡有望成為我國BMS未來均衡功能的主要技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