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5月23日
比鋼還強且可完全降解的低成本高性能環保材料
在過去半個世紀里,塑料制品被大規模使用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過去60年里人類共生產了大約83億噸塑料,其中約63億噸已變成塑料垃圾。而這些塑料垃圾里只有9%被回收利用,其余的被直接填埋或傾倒,造成自然環境和資源的污染,影響范圍之廣令人震驚(包括在地球上最深的瑪利亞那海峽底部已發現一次性塑料袋)。塑料最大的問題在于不易降解,絕大多數常用的塑料制品需要數百年才能完全降解,這一難題直接導致了越來越嚴重的白色污染。如何探索和發明一種低成本高性能的環保材料來替代塑料,仍然是人類亟待解決的一大難題。
美國馬里蘭大學胡良兵教授和李騰教授團隊的最新研究為這一難題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前景的解決方案。馬里蘭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石墨和納米纖維素之間的二級鍵作用(例如氫鍵),實現了一種低成本、高性能、可完全降解的新型結構材料(見圖1),其密度和成本與塑料相當,但強度比鋼材還要高,而且可以在水中完全降解。這一最新成果在2019年5月8日在線發表于材料科學領域頂級期刊MaterialsToday.
石墨和纖維素是地球上最豐富和低成本的材料之一。在分子水平上,兩種材料都具有高機械強度,高模量和低密度,是潛在的多功能復合材料理想構件,可實現與金屬,碳纖維等聚合物媲美的優良性能。但是因為石墨薄片間結合不良,容易滑移,很難將石墨材料加工至強度高于6MPa。另一方面,雖然纖維素可以加工成強度高達300-500MPa的結構材料,但纖維素溶液的固體濃度很難超過5%(即>95%是水),這也很大程度限制了此類材料的批量生產。
為解決如上挑戰,馬里蘭大學研究團隊通過使用納米纖維素作為分散劑,在水溶液中直接從商業石墨粉末中剝離出具有大橫向尺寸的數層石墨薄片,然后將得到的石墨-納米纖維素漿料大面積印刷,并澆鑄干燥成超強(~1GPa)和超韌(~30.0MJ/m3)的復合材料。由于石墨和纖維素的低密度,所得超強超韌的復合材料的比強度高達~700MPa/(gcm3),優于大多數結構材料,如金屬,聚合物,甚至輕質合金(如鈦合金)。該研究團隊還通過熱壓制造了多層石墨-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并在子彈穿透實驗里顯示很強的防彈性能(高出純納米纖維紙4.6倍)。此外,通過結合分子動力學模擬和原位原子力顯微鏡拉伸試驗(與萊斯大學樓駿教授團隊合作),該研究團隊發現這一復合材料的優異力學性能(強度和韌性)源于納米纖維素和石墨之間含有有二級鍵的協同效應,即納米纖維素和石墨之間的疏水位點(C-H部分)和親水(氫鍵)基團的相互作用。
由于石墨和纖維素的天然可降解性,這項研究得到的超強超韌復合材料可以在水里被完全降解會石墨和纖維素,降解過程不需要任何化學制品,并可以在數天之內完成降解。這一亮點使得石墨-納米纖維素復合材料具有取代塑料的巨大前景。
馬里蘭大學研究團隊發明的這一低成本高性能并且可以完全降解的環保材料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不但有可能取代塑料,而且其超高比強度的優異性能也展示了其取代鋼材等傳統結構材料的潛力。目前馬里蘭大學研究團隊正在與TrinityGroup,Inc.(北美最大的鐵路車輛制造商)合作探索該材料的商業應用。
馬里蘭大學胡良兵教授和李騰教授研究團隊近年來在新一代超強超韌結構材料領域頻頻取得突破性原創研究成果,包括超強超韌的纖維素納米紙(PNAS,2015)和超級木頭(Nature,2018),得到全球范圍內的關注。馬里蘭大學超級木頭的研究在2018年榮獲有“國際技術發明奧斯卡”之稱的R&D100大獎。此次發表在MaterialsToday上的這一最新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更創新高,其強度和比強度甚至超過超級木頭。這一最新成果展現出來的技術和商業潛力巨大,因而在日前榮獲“馬里蘭大學2018年年度發明獎(物理科學領域)”。
下一篇:成大發表光控多位元存儲器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