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5月04日
用于二次鋰電池的固態(tài)聚合物電解質
為了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存儲/轉換裝置,采用金屬(包括鋰和鈉)作為負極的可充電電池最近受到關注。眾所周知的是,即使在低于擴散的電流密度下,與金屬負極接觸的液體電解質的化學穩(wěn)定性,限制了電化學性能和安全性。其中電解質連續(xù)反應導致電解液耗盡,界面阻抗增大,此外,電流引起的內部短路產生的間接過程也可能導致電池失效。因為具有的固有的安全性能和防止枝晶生長的功能,固態(tài)電解質(SSE)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迄今為止已經研究了兩種主要類型的SSE:基于離子導電無機固體的SSE和基于有機聚合物的SSE(固態(tài)聚合物電解質(SPE))。從各種角度來看,SPE被認為具有吸引力,包括其卓越的機械韌性,低成本,輕質特性和與大規(guī)模卷對卷制備工藝的兼容性。一般來說,SPE應該能夠在負極上實現(xiàn)高離子導電性和鋰離子的快速界面?zhèn)鬏敚浯危鼞撛陔姵匮h(huán)過程中保持機械穩(wěn)定性和化學惰性。而在室溫下,大多數(shù)基于在聚(環(huán)氧乙烷)中的LiTFSI的SPE都不能滿足這其中的任何一種要求。
最近,美國康奈爾大學LyndenA.Archer教授課題組報道了在電池中陽離子引發(fā)的分子醚開環(huán)聚合,從而制備固態(tài)聚合物電解質(SPEs)的過程。其保持良好的界面接觸,SPEs在室溫下展現(xiàn)了高離子電導率(>1mS/cm),低界面電阻,均勻的鋰沉積和高的鋰沉積/剝離效率(在300次充電-放電循環(huán)后庫倫效率大于98%)。SPEs在Li-S,Li-LiFePO4和Li-LiNi0.6Mn0.2Co0.2O2等全電池中的成功應用,進一步證明采用原位設計的SPEs可以實現(xiàn)高的庫倫效率(>99%)和長壽命(>700次循環(huán))。此研究為制備滿足實際需求的固體電解質提供了一個有前景的方向,相關研究成果以“Solid-statepolymerelectrolyteswithin-builtfastinterfacialtransportforsecondarylithiumbatteries”為題發(fā)表在NatureEnergy上。
1、固態(tài)聚合物電解質(SPE)的制備
在本研究中,通過液體前體的聚合原位合成SPE解決了低離子電導率和高界面電阻的問題。充分利用液體的優(yōu)點,包括低粘度和易處理和濕潤性,從而與界面產生良好的界面接觸(圖1a)。隨后的開環(huán)聚合反應將液體電解質從液態(tài)材料轉變?yōu)楣虘B(tài)材料,該方法生成了高純度的SPE(與流動的液體電解質相比),在電解質制造或電池組裝時,提供了一種簡便的方法去修復在固態(tài)電解質產生的界面缺陷。通過執(zhí)行聚合1,3-二氧戊環(huán)(DOL)開環(huán)來評估這種假設,來制備基于這種材料的固態(tài)電解質類似物。在水的存在下,一些有機鋁化合物,如二乙基氯化鋁和乙基二氯化鋁,引發(fā)DOL的聚合。對具有相似活性但不需水添加的電解質鹽——三氟甲磺酸鋁((Al(CF3SO3)3和Al(OTf)3)鹽是DOL聚合的有效引發(fā)劑,并可用于將基于DOL的液體電解質轉化為SPE的濃度低至0.5mM。
Figure1.SPEs的制備。a)非原位和原位合成SPEs的示意圖,非原位合成具有更高的界面電阻,原位合成形成的SPEs的液體前驅體能夠潤濕并產生良好的界面接觸;b)Al(OTf)3引發(fā)的DOL聚合的反應機理示意圖,插圖:描繪液體DOL電解質(2mLiTFSI/DOL,左)和在含有0.5mMAl(OTf)3鹽的電解質中自發(fā)地固態(tài)聚DOL電解質的數(shù)碼照片(右);c)液體DOL和在不同Al(OTf)3濃度下形成聚DOL的氫NMR光譜;d)液體DOL和在不同Al(OTf)3濃度下形成聚DOL的碳NMR光譜。
為進一步探究SPEs的動力學和電化學特性,采用差示掃描量熱法(DSC)研究聚DOL的熱轉變。圖2a顯示,無鹽聚DOL是晶體,有鹽聚DOL基本上是無定形的,在原位形成的聚DOL電解質中結晶是高離子電導率的關鍵因素。通過研究聚合過程的動力學彈性和離子傳輸?shù)臅r間依賴性變化的關系,來研究電解質的性質。
Figure2.不同濃度Al(OTf)3的SPEs的動力學和電化學特性。a)不含LiTFSI(頂部)和含LiTFSI的聚DOL的DSC分析,陰影區(qū)域分別顯示熔融峰(Tm),再結晶峰(Tc)和玻璃化轉變峰(Tg);b)動態(tài)存儲(G')和損耗(G'')模量(Pa)和損耗角正切(tanδ=G''/G')與聚DOL電解質的時間的關系;c)SPE的電導率與聚合時間的關;d)聚DOL電解質的電導率與溫度的關系。
2、原位形成SPEs的電化學性質
用于制造SPE的前體的DOL-LiTFSI電解質,由于在高于4V(相對于Li+/Li)電位下相對差的氧化穩(wěn)定性,因此不常用于采用嵌入正極的鋰電池中,圖3a中的結果清楚地表明,聚合反應可以將氧化穩(wěn)定性提高到5V以上。圖3b中顯示當電壓低于4.7V時,在SPE中測量的漏電流很小(<20uA)。相比之下,使用液體LiTFSI/DOL電解液時,當電壓低于4.3V時,漏電流超過1mA。具有0.5mMAl3+的SPE表現(xiàn)出最高機械模量和室溫離子電導率,配比SPE的Li-Cu電池表現(xiàn)一致且高庫侖效率(>98%),即使在300次循環(huán)后也是如此。同時,使用原位形成的聚DOLSPE和未聚合液體電解質在對稱電池中研究鋰的沉積與剝離(圖3e)。
Figure3.聚DOL電解質的電化學穩(wěn)定性。a)液體DOL(2mLiTFSI/DOL)電解質和聚DOLSPEs(0.5mMAl(OTf)3+2mLiTFSI/DOL)的線性掃描伏安,掃描速率為1mV/s。插圖:以1mV/s的掃描速度,鋰在聚DOLSPEs中沉積-剝離的電流-電壓曲線;b)使用NMC作為正極,在液體DOL電解質和聚DOLSPEs中的電化學浮動分析;c)在聚DOLSPEs中,鋰沉積-剝離與循環(huán)圈數(shù)的關系曲線;d)當電流密度為1mA/cm2,鋰沉積容量為1mAh/cm2時,在液體DOL電解質和聚DOLSPE中,相應的庫侖效率與循環(huán)圈數(shù)的關系曲線;e)當電流密度為1mA/cm2,鋰沉積容量為1mAh/cm2時,使用液體DOL電解質和聚DOLSPE對稱電池的長循環(huán)性能。
3、SEI膜與鋰的電化學沉積
進一步研究了鋰金屬負極在聚DOL電解質中SEI的組分和化學狀態(tài)。在液體DOL電解質中,鋰片循環(huán)50圈之后呈現(xiàn)獨特的黑色,并有明顯的裂縫(圖4a);而在基于聚DOL電解質,鋰片表面沒有明顯的變化(圖4c)。使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光譜用于表征兩個系統(tǒng)中SEI的化學狀態(tài),聚DOLSPE可以在其表面產生大量的LiF,而且鋁源往往會緩慢地移動到它們之間的界面,DOL聚合過程也可以通過還原鋰負極表面的DOL。原位形成的SPE的優(yōu)點是,大多數(shù)的電解質溶劑是聚合的,而不僅僅是相對薄的電極表面的層。
Figure4.在液體DOL和SPE電解質中鋰循環(huán)形成SEI的表征。a,b)在液體電解質中,對稱電池循環(huán)50圈之后鋰片的SEM圖像和EDS分析;c,d)在在聚DOLSPEs中,對稱電池循環(huán)50圈之后鋰片的SEM圖像和EDS分析;e-l)相對應的XPS分析,其中(e-h)在液體電解質中循環(huán),(i-l)在聚DOLSPEs中循環(huán)。
進一步使用可視化系統(tǒng)研究在兩種電解質系統(tǒng)中的形貌演變,對于使用液體電解質的對稱電池,鋰沉積過程中,能清晰看見苔蘚狀的鋰,而在聚DOLSPE中,鋰沉積層更加緊密,聚DOLSPE的彈性在循環(huán)期間提供了彎曲和伸展的機制,以適應電沉積期間的體積變化。此外,DOL聚合形成的SPE增強了DOL接觸時的化學穩(wěn)定性,對金屬表面的副反應被壓制了。這種功能的組合,包括有機彈性聚合物,鋁配合物和富含LiF的無機化合物被認為是SPE具有優(yōu)異界面屬性的原因。
Figure5.在液體電解質和聚DOLSPE中的鋰電沉積形貌。a,b)在液體電解質中,鋰沉積的實時光學顯微鏡形貌演化表征(a)和相對應的光學照片和SEM圖像(b);c,d)在聚DOLSPE中,鋰沉積的實時光學顯微鏡形貌演化表征(c)和相對應的光學照片和SEM圖像(d)。沉積電流密度為2mA/cm2,測試持續(xù)60分鐘。
4、原位形成SPEs的全電池性能
為了證明原位形成的SPE的優(yōu)點,與各種正極材料匹配組成可充電鋰金屬電池。與硫匹配的Li-S電池中,多硫化鋰的溶解和電解質與鋰的副反應是主要問題,在SPE中不使用添加劑LiNO3可以有效穩(wěn)定Li-S電池的根本的原因是它會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如圖6a所示,與DOL電解液相比,使用聚DOLSPE和CMK-3/硫復合正極的Li-S電池可以在更寬的電壓范圍運行且擁有接近100%的高庫侖效率。通常情況下,電解質能夠滲透到多孔正極結構中是具有良好離子傳輸?shù)囊螅褂肗MC(622)和LFP正極與之匹配,聚DOLSPE電池顯示出高庫侖效率和出色的可逆性。
Figure6.使用鋰金屬負極和聚DOLSPEs的全電池電化學性能。a)在0.1C的倍率下,Li/聚DOLSPE/S電池的充放電曲線;b)在0.1C的倍率下,Li/聚DOLSPE/NMC(622)電池的充放電曲線;c)在0.1C的倍率下,Li/聚DOLSPE/LFP電池的充放電曲線;d)在Li//DOL//LFP(紅色)和Li/聚DOLSPE/LFP(藍色和紫色)中的恒電流循環(huán)性能和庫倫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