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4月12日
積雪對光伏電站年發電量影響有多大?
青森縣弘前市公布了“弘前市耐雪型百萬瓦級光伏電站”實證業務1年來的成果。該業務的目的是,利用市有地驗證大雪地區的百萬光伏電站的業務可行性。報告顯示,積雪對年發電量的影響只有約2.4%,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是大雪地帶,只要注意采取對策也可以導入光伏發電。
實證業務是弘前市與HirosakiApplePower(弘前市)簽約實施的:允許該公司免費利用市有地垃圾填埋場舊址,由該公司籌資建設百萬光伏電站。在利用固定價格收購制度售電的同時,分析運轉情況。
電池板裝機容量為1.725MW,并網輸出功率為1.5MW,過積載比例為115%。太陽能電池板設置了6900張TowadaSolar制造的產品(250W/張)。光伏逆變器(PCS)為富士電機制造(750kW機型、2臺)。在混凝土二次產品的承臺基礎上固定了由單管組裝成的架臺。電池板的設置角為30度,地面距離電池板最低部位的設置高度約為1.8m。工程總投資為4億日元。
預計年發電量約為140萬kWh。這是假設冬季三個月的發電量為零的數據。從2015年7月7日到2016年7月6日一年間的實際年發電量為165萬7000kWh,比計劃值高出了16%。不過,設備利用率只有12.6%,比日本全國的平均值14%低1.4個百分點。
弘前市將按售電功率因數100%換算的值(實際功率因數為85%)與實際日照發電電力預測量的差視作降雪的影響而做了推算:實際發電量為165萬7700kWh,按售電功率因數100%換算的值為201萬3793kWh,實際日照發電電力預測量為201萬9749kWh,相差4萬8000kWh,只有年發電量的2.4%。
根據這一結果,弘前市表示,“只要采取能保證冬季發電的積雪對策,即使是巖木山麓的大雪地帶也能充分確保發電量,可以導入光伏發電”。
此次為實證而建設的百萬光伏電站,除了采用設置角為30度、設置高度為1.8m的耐積雪設計外,還將太陽能電池板組串(串聯電路)的接線按上段、中段、下段作水平連接,把下段有積雪時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另外,還利用監控攝像頭監控和記錄積雪狀態,視情況為電池板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