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4月01日
在三元前驅體話題上 為什么我們很少說供需平衡
眾所周知,商品的價格變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其供需關系變化所影響的。近幾年來,鈷價走勢就很好的反應出來供需格局給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影響。因此,當我們對某個行業進行預判時,往往會從供需端切入來考慮。
然而,在三元前驅體話題上,卻很少有人會談到供需平衡問題,這是為什么呢?鑫欏資訊認為,這是由于三元前驅體市場一直處于供需緊平衡狀態,每年的過剩或者短缺量都不多。
型號
每噸三元材料所需前驅體原料
111
0.9488噸
523
0.9488噸
622
0.9490噸
811
0.9492噸
由于三元前驅體的下游需求端只有三元材料,因此三元前驅體的需求量基本上就等于三元材料的產量X0.95。三元前驅體市場不像傳統的大宗商品那樣有大量的中間商在市場上搬貨,因此市場上唯一能夠存放過剩產量的地方就是生產企業自身的倉庫之中。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生產商不可能囤積太多的三元前驅體材料。畢竟鋰電行業的更新迭代速度極快,而三元前驅體材料并不具有保值功能,庫存往往就意味著虧損。
那么,在三元前驅體市場,不談供需我們談什么?目前而言,產能過剩是一個不錯的話題。
如同新能源汽車行業一樣,三元前驅體市場產能過剩的憂慮也已經出現。據鑫欏資訊了解,2018年年末,國內主要三元前驅體企業的總產能已經達到了32萬噸,實際產能利用率不足八成,可見國內三元前驅體市場已經存在了不小的過剩產能。
然而,2019年國內三元前驅體市場的產能過剩問題恐怕會更加嚴重。由于前兩年鈷價的強勁走勢以及新能源行業的迅速發展。大量的三元前驅體項目投產,這一部分新建項目將陸續在2019年內陸續落地,中偉新能源、邦普、佳納、華友等均有新項目落地。如果2019年所有項目都能夠如期投放的話,那么2019年國內三元前驅體產能恐怕還要增加近30萬噸,這樣國內三元前驅體材料的產能過剩情況恐怕會更加嚴重。對于2019國內三元前驅體市場而言,如何控制三元前驅體過剩產能的釋放將會是一個嚴峻考驗。
上一篇:高鎳三元材料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