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3月12日
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助力打造大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應用基地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指出,今年我國將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置優惠政策。此外,報告還對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給出了具體指導意見,帶來更多政策紅利。
從目前國內汽車市場來看,2018年我國汽車市場出現回落,而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數字化等新趨勢推動著汽車產品乃至整個生產制造方式的進化。據了解,今年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圍繞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法律法規完善、國企扶貧等話題提出8項建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言獻計。
3月8日,曾慶洪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等采訪時表示,2018年廣汽與寧德時代簽約組建兩家電池合資公司,2020年廣汽集團將實現L3級高速公路自動駕駛。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廣汽集團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助力打造大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應用基地。
2019年完成20輛氫燃料樣車
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數字化等新趨勢推動著汽車產品乃至整個生產制造方式的進化。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2019年新能源車繼續保持開門紅的強勢走勢。其中,2月新能源銷量5.08萬臺,同比增長74.4%;1~2月累計批發新能源車14.3萬臺,累計增量8萬臺,批發累計增長133.8%。
據了解,廣汽集團通過產學研和自主研發等多手段相結合,積極培育三電核心技術,尤其在電池技術方面實現重點突破。2018年,廣汽與寧德時代簽約組建兩家電池合資公司,進一步推進產業鏈合作;廣汽新能源超長續航AI純電定制座駕Aion.S已展開預售,最長續航能力超過600km。
就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曾慶洪建議,“讓充電比加油更便捷”,從消費者用車便利性出發,多角度多維度解決“充電難”的問題。曾慶洪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目前新能源汽車最關鍵的或許還是電池,包括續航、包括壽命、包括今后的回收,可能都是大家擔心的。“目前電池成本仍然較高,1度電要1300元,以前10度電1萬多元,現在跑600公里最起碼50度電,那就是6萬多元。”此外,曾慶洪直言,充電樁設施、報廢回收等方面仍有待完善。
曾慶洪還提到,氫能源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方向,現在很多材料、零部件等方面需要推進,產業化建議也是希望政府能夠盡快推進氫能源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6~2018年,我國三年累計燃料電池汽車銷量3428輛(其中93%為客車,其余7%為貨車)。而據《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年度報告2018》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1月,中國共有27座建成的加氫站(其中3座已拆除)。
相關資料顯示,汽車行業方面,日本計劃到2020年普及約4萬輛燃料電池汽車,建設160座加氫站;德國計劃在2023年普及10萬輛,建設400座加氫站。根據國際氫能委員會及咨詢機構預測,2026年燃料電池汽車預計可以達到百萬級規模;2030年達到千萬級規模,其中包括1000萬到1500萬輛燃料電池乘用車和50萬輛燃料電池卡車。
對于氫燃料的發展,曾慶洪建議落實加氫站規劃,加速制氫產業發展,通過多種形式補貼,由點到面逐步加快加氫站布局與網絡建設。此外,還提出加大燃料電池乘用車研發與推廣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燃料電池領域標準流程體系建設等建議。
曾慶洪表示,目前國家氫能源基本上應用在卡車和大客車上。沒有在轎車上使用,是由于轎車體積很小,且氫能源安全性、基礎設施配套有待提高。“氫能源推廣需要一個過程,希望今年能夠在乘用車上推廣,逐漸應用在乘用車上。我們爭取今年有20臺樣車。”
目前,中國汽車市場開放程度越來越大,新能源汽車率先開放。曾慶洪也提到,股比開放、關稅降低等對國內企業來說會迎來競爭,不過通過競爭能實現共同進步。“廣汽跟外方優勢互補,合資企業原來完全導入外方的技術,現在也能夠導入中方技術,大家共同做大這塊蛋糕。”
2020年實現L3級高速公路自動駕駛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對外公布,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一個與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以及東京灣區三大灣區齊駕并驅的世界級經濟城市群,即將橫空出世。
就此,曾慶洪提出《關于粵港澳大灣區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建議》,建議把握機遇、創新引領,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技術、人才優勢,以創新驅動為中心,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此外,以廣汽智能網聯新能源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為核心,打造千億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園區,形成示范效應;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構建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廣汽集團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助力打造大灣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應用基地。2019年1月31日,廣汽集團審議通過了《關于移動出行項目的議案》,同意在取得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后實施移動出行項目。同時,廣汽集團加強了與大灣區內高科技企業如騰訊、華為等公司的合作。曾慶洪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于廣汽集團乃至整個珠三角來說都是新的發展機會。
在智能網聯的發展上,曾慶洪向記者介紹,廣汽集團2013年就開發了首款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無人駕駛汽車,并掌握了多項無人駕駛技術。2018年4月,廣汽集團獲得重慶市首批自動駕駛測試車輛牌照。近兩年推出的廣汽傳祺GS4、GS5、GE3530和廣汽新能源AionS,都搭載了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出行方案——“祺云概念”智聯系統。而在2020年,廣汽集團將實現L3級高速公路自動駕駛。
此外,廣汽新能源智能生態工廠40萬產能項目首期已于2018年12月竣工,產業園也將設立自動駕駛示范運行區域;2019年1月,廣汽集團與韶關市政府達成在韶關市新豐縣建設以新能源、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試驗為特色的開放型、綜合型汽車試驗中心的計劃。
曾慶洪建議道,“路好,車才能跑得快”,建設最適合智能駕駛的道路網絡,讓自動駕駛汽車跑起來。曾慶洪向記者表示,自動駕駛應該是分步的事情,但發展自動駕駛的方向是對的。基礎設施法律法規要提前推進,在路網上,希望實現智慧城市,自動駕駛和人的手、腳、眼睛、耳朵一樣實現分工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