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3月16日
合資車企集體開啟電動元年
特斯拉突然大幅降價的風波并未停歇,5日媒體報道稱,海關在進口汽車檢驗監管中發現特斯拉Model3標識不合規,部分車輛沒有整車信息銘牌,或者車輛型號和電機功率標識與實際不符。目前,國內各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海關已經暫停放行,涉及車輛共1600輛。
作為電動車的先鋒品牌,特斯拉自推出電動車產品以來就備受關注,它既是傳統汽車企業的挑戰者,又是新勢力企業的領路者。但是,在2018年至2019年,隨著國內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業越發密集地推出電動汽車,特斯拉成為了他們圍剿的對象。
合資品牌迎來全面電動化
作為國內銷量最高的乘用車企業,上汽大眾在2018年開始推出新能源產品,這一年被上汽大眾成為新能源的“破局之年”。
2018年10月,上汽大眾推出兩款新能源產品,分別是途觀L插電式混合動力版和帕薩特插電式混合動力版?!斑@兩款產品自去年11月中旬正式交付以來,至今已經實現8000臺的批售和5000臺的零售。”上汽大眾新能源營銷管理負責人告訴藍鯨汽車記者。
在2018年之前,盡管新能源汽車已經在中國高速發展多年,但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多為自主品牌推出的車型,即便到現在,消費者想要購買一輛合資品牌新能源產品,可選擇的車型也十分有限。
據藍鯨汽車記者查詢發現,合資品牌中華晨寶馬、一汽奧迪、上汽大眾、東風悅達起亞、上汽通用、長安福特、北京現代等幾個品牌推出了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純電動產品數量更少,僅有東風日產軒逸、北京現代伊蘭特、東風悅達起亞KX3有純電動版本。
據業內人士透露,合資企業因為有外方股東,對于產品的研發和導入沒有自主企業靈活,因此新能源產品推出緩慢。合資企業的產品和技術多是由外方提供,盡管中國對新能源汽車需求強烈,但只能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造,在傳統燃油汽車上加裝電機和電池,改造成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成為解決方案之一,也成為合資企業進軍新能源市場的試水產品。
進入2019年后,合資企業推出新能源產品的節奏將會大幅加快,上汽大眾將于上半年推出純電動版朗逸,上汽通用別克VELITE6也將于年內上市。按照各大合資企業的計劃,2020年至2022年將成為新能源產品的爆發期。
新車企、新勢力扎推對抗
2018年破局的還有一批造車新勢力企業,被媒體報道了無數次的蔚來、威馬、小鵬在這一年開啟交付,盡管銷量成績相差巨大,但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據蔚來今日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ES8交付數量為7980輛,相比于第三季度3268輛增長144.2%,2018年ES8交付總量為11348輛。由此帶來的營收也大幅增長,總收入為34.356億元人民幣(4.997億美元),同上季度相比增長了133.8%。
蔚來的高速發展成為新車企、新勢力的代表和縮影。在2019年,蔚來將持續交付ES8,而且ES6也將從下半年開始交付;威馬將努力實現自己1年銷量10萬輛的目標;零跑、拜騰、天際、愛馳等一眾新勢力也將陸續帶來自己的量產產品。這些誕生于傳統車企之外的新企業,被視為是特斯拉直接的對手,在產品上以長續航的純電動、智能互聯等為特點,在銷售網絡的布局上,顛覆過去的4S店模式,擁抱新零售,以直營或合伙人形式在各大城市建成體驗店。
此外,還有一些新車企正在加速推出產品中,比如新成立的江淮大眾,眾泰福特,他們也將在2019年推出新產品。
新能源汽車的供應種類和供應量將在3年內飛速提升,特斯拉在面對眾多產品合理圍剿時,還能否不在意中國市場地任性下去?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的中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