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2月22日
核電池是什么?
核電池又叫“放射性同位素電池”,它是通過半導體換能器將同位素在衰變過程中不斷地放出具有熱能的射線的熱能轉變為電能而制造而成。核電池已成功地用作航天器的電源、心臟起搏器電源和一些特殊特種用途。
09年10月10日,科研人員成功研制出硬幣大小的“核電池”(nuclearbattery),通過同位素的衰變產生電能。該研究成果被刊登在最新一期的《應用物理雜志》等科學雜志。
當放射性物質衰變時,能夠釋放出帶電粒子,如果正確利用的話,能夠產生電流。通常不穩定(即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會發生衰變現象,在放射出粒子及能量后可變得較為穩定。核電池正是利用放射性物質衰變會釋放出能量的原理所制成的,此前已經有核電池應用于特種或者特種航天領域,但是體積往往很大。
過去在電池的研發過程中面臨的重大難關之一,就是為了提高性能,電池大小往往比產品本身還大。由美國密蘇里大學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權載完(音)率領的研究組成功為“核電池”瘦身,研發出的“核電池”體積小但電力強。但權載完教授組研發出的核電池只是略大于1美分硬幣(直徑1.95厘米,厚1.55毫米),但電力是普通化學電池的100萬倍。密蘇里大學研究團隊稱他們研制小型核電池的目的是,為微型機電系統或者納米級機電系統找到合適的能量來源。如何為微型或納米級機電系統找到足夠小的能量來源裝置,同微型裝置一樣是一個熱門研究領域。
核電池的另一誘人之處是,提供電能的同位素工作時間非常長,甚至可能達到5000年。設想不久的將來,只需要一個硬幣大小的電池,就可以讓你的手機不充電使用5000年。
權載完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還實現了用于電池的芯片的改革。使用核電池時發出的放射能可能會損壞電池內部的固體芯片結構,但權載完利用液體芯片,最大限度地克服了這一問題。
上一篇:筆記本電池保養方法
下一篇:電池電路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