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5月10日
最新資訊:寧德為首 中國將打造不止一個千億元鋰電產業基地
近日,上海集團正式啟動了乘用車寧德基地項目建設,根據規劃,基地占地面積約2200畝,總投資50億元左右,將于2019年正式投產,未來該基地將主要用于上汽乘用車旗下新能源車型的生產。
寧德時代的崛起,帶動寧德成為中國鋰電池產業重鎮,在寧德時代的影響力之下,廈門鎢業、杉杉能源等產業鏈眾多企業紛紛落戶寧德。
近年來,鋰電產業的集聚效應明顯,地方或憑借資源優勢,或憑借地理位置,而形成規模產業基地。
一方面,產業基地有利于發揮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在政策、科研、人才引進、教育等方面支持規模產業發展,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在“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形成數個規模千億的鋰電池產業基地,中國的“鋰谷”正在遍地開花。
福建寧德全球最大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
寧德市的鋰電新能源產業以兩大龍頭電池企業為帶頭,以鋰電池和Pack為核心,向產業鏈上中下游進行布局。
經過9年的發展,寧德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產品供應蘋果、華為、小米、OPPO、魅族等知名品牌,并在國內惟一量產配套寶馬、大眾等國際著名車企的動力電池。
截至2017年11月,寧德累計對接產業鏈項目36個,總投資247.24億元。項目涵蓋鋰離子電池隔離膜涂層材料和鋁塑材料、正負極材料、隔離膜、鋁箔、銅箔、電解液、鋰電池構件、電芯殼蓋、模具等產業鏈產品,顯現了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在業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包括上汽、廈門鎢業、杉杉能源等30多個產業鏈相關公司落戶寧德,預計至“十三五”末,寧德鋰電新能源產業總規模將超過1000億元,其中電池產業產值達700億元,配套材料和設備產業產值規模超過300億元。
長沙寧鄉投資300億打造中國鋰電谷
目前,寧鄉已經形成以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為主的產業結構,在現有產業基礎上,寧鄉高新區將在東北片區規劃約3000畝打造中國(金洲)鋰電谷,投資300億元建設產業平臺,計劃全線引進鋰電池產業鏈企業,涵蓋上游礦產資源加工,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材料及生產設備制造,中游鋰離子電池,下游數碼產品、基站電源、特種航天器件、新能源汽車等,放大產業集聚效應,打造上市公司,圍繞整個鋰電行業進行全方位的產業培育,形成產值過1000億元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集群。
目前,園區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屬資源—鋰電池材料—鋰電池電芯制造與組裝—鋰電池應用—鋰電池回收—回收材料再利用”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已集聚電池正極材料、電池負極材料、隔膜材料、鋰電池回收等全產業鏈條各環節的代表性企業。
“十三五”期間,寧鄉高新區將以中國(金洲)鋰電谷為平臺,按照大項目—產業鏈—產業集群—特色產業的鏈條式特色發展模式。通過以龍頭企業為“核心”造鏈,強化中小微企業為“羽翼”的補鏈效應,逐步形成全國具有強競爭實力的中國(金洲)鋰電谷,全力打造千億元的產業集群。
江西宜春“亞洲鋰都”集聚效應顯現
宜春市擁有世界儲量最大的鋰云母礦,氧化鋰的可開采量占全國的31%、世界的12%。依托巨大的資源優勢,宜春的鋰電產業集聚態勢顯現。
在四個設區市,宜春形成了鋰云母綜合開發利用,新余鋰鹽開發強勁,贛州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發展迅猛,上饒主攻儲能和動力鋰離子電池制造。伴隨著鋰電池行業的飛速發展,宜春的“亞洲鋰都”已經實至名歸。
目前為止,宜春市擁有規模以上鋰電企業34家,稅收過1000萬元的企業13家,過1億元的企業1家;培育了遠東福斯特、江特電機、紫宸科技、合縱鋰業等一批在國內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
從鋰礦原料精選到電池級碳酸鋰、電池材料,再到鋰離子電池及鋰電產品應用,宜春市已經基本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鋰電新能源產業鏈條,各個環節均涌現出多家具有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已籌建掛牌碳酸鋰研究中心等12個研究中心,建立了兩個鋰電新能源院士工作站。當前,宜春制定了“四年翻一番決戰工業八千億”計劃,力爭到2020年底鋰電新能源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0億元。
青海鋰礦資源得天獨厚
青海的鋰礦資源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0%以上,占世界鹽湖鋰資源儲量的30%以上。同時,青海干燥、少雨、多風、缺氧、寒冷的氣候條件,有利于鋰電材料保持穩定的優良性能。再加上光伏、風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鋰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可以說,青海發展鋰電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近年來,圍繞補齊鋰電產業中隔膜、電解液、新能源汽車產業等產業鏈短板,青海積極謀劃對接產業鏈填平補齊項目,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先后引進了北大先行、比亞迪、華泰汽車等一批企業,從事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動力及儲能正極材料等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目前青海鹽湖提鋰-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鋰電池制造-新能源汽車制造完整產業鏈已經形成。
按照“十三五”規劃,青海將加大鋰資源產業鏈投資力度,把青海省打造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千億元的鋰電產業基地,實現從資源大省到鋰產業強省的轉變。
江蘇鋰電池企業建廠的熱門之選
要說鋰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地方,江蘇絕對是其中之一。憑借長三角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達的制造業以及良好的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江蘇吸引了眾多鋰電企業落戶,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遠東福斯特、中航鋰電、北大先行等知名企業,目前江蘇已經有300多家鋰電池相關企業。
去年9月,寧德時代還投資100億年在江蘇溧陽建動力電池基地,這是寧德時代除了寧德、青海之外的第三個生產基地。國外包括特斯拉、博世、三星等也都選擇在江蘇建廠。
目前江蘇已形成涵蓋正負極材料、電池隔膜、電池芯、電池包、結構件等關鍵環節的產業鏈,集聚了一批行業頂尖的動力電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企業。無錫、蘇州、常州等都是鋰電池企業建廠的熱門之選,僅溧陽一地,未來3-5年整個鋰電池產業產值都將達到300億元。
河南新鄉中國電池工業之都
河南新鄉電池產業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步,到21世紀的跨越式發展,60年時間里,新鄉已經形成涵蓋金屬礦產資源、電池材料、電池、電池應用及回收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和產業集群,被稱為“中國電池工業之都”,目前新鄉擁有電池相關企業200余家。從原材料到電池,再到電動汽車,新鄉培育起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未來,新鄉將打造成為國內一流的集研發、生產、貿易為一體的千億元電池及電動車產業基地。
新鄉被成為“中國電源行業的‘黃埔軍校,為鋰電行業培養了眾多人才,業內許多“鋰電人”都出自河南新鄉。不過近年來新鄉的鋰電產業發展乏力,而被其他地方趕超,目前新鄉還沒有產出業內知名的企業,也鮮有鋰電企業落戶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