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1月23日
促進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需共同努力
日前,工信部發布文件對《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進行了解讀。18年7月3日,工信部發布公告稱,為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工作的開展,將于8月1日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
這是繼《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政策》、《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等一系列政策頒布后,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規范的進一步加強與完善。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猛引發一些列行業變動,可以說是“在乎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1-5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均為32.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122.9%和141.6%。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依舊勇往直前,趨勢未變。然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的持續增長,這也意味著,隨其退役的廢舊動力蓄電池的“體量”也將不斷增長。
的確,廢舊動力蓄電池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也因此吸引了包括電池企業、汽車企業在內的上下游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布局這一領域。在我國,廢舊電池回收領域尚未形成成熟的管理機制,亟待跨越的行業痛點、尚需突破的技術創新、缺乏標準化的產品生產等等問題,都是阻礙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如何邁過這道阻礙,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配合政府共同發力,完成行業難點的攻克。
今年年初,工信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對廢舊動力蓄電池的規范回收處理做出了說明。《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鼓勵電池生產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合作,在保證安全可控的前提下,對廢舊電池展開多層次、多用途的合理利用,降低綜合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綜合利用水平與經濟效益,并保障不可利用殘余物的環保處置。而《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的發布實施,進一步強化全生命周期監測,有效解決新能源動力電池“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問題,使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有跡可循”。據了解,該文件正式發布之前,工信部節能與利用司曾多次展開實地調研,前往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湖南邦普等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詳細了解企業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的現狀以及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由此可見,國家在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同時,也關注著后方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的開展情況,及時了解行業現狀與問題,不斷推動產業上下游聯合機制,規范行業上下鏈的協同發展。
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已經步入軌道,未來也將呈現巨大的市場。在這個全行業都在風起云涌中搶占先機的時刻,廢舊動力蓄電池行業也無法獨善其身。這是挑戰,同樣暗藏機遇。各種壓力,層層傳遞,不斷推動著行業的進程。當然,受各種因素的相互制約,我國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規模尚未達到成熟的階段。相信,隨著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政策的逐漸完善和相關企業的布局加入,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產業也會逐漸蓬勃發展。但即便如此,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其發展的方向依然需要國家及相關企業共同扶持。
上一篇:關于廢舊動力電池回收領域有序發展
下一篇:如何做好廢電池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