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1月16日
浙江又一知名電池廠出事
12月13日,浙江又一知名電池企業出事。因資金周轉困難,貸款6500萬拒不償還,被浙江長興當地法院強制騰退!
業內人士表示,該企業幾年前曾是鉛酸蓄電池行業二三線品牌中流砥柱,但隨著市場的不斷升級,尤其今年電動車新國標及電池新國標的先后出臺,經營情況持續下滑,如今走到這個地步實在令人感嘆!
而除了這家長興企業,今天蓄電池企業再次傳來壞消息,有多達9家蓄電池企業因沒有按照要求進行整頓、且存在一定的欺瞞行為,被環境部通報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典型案例!
督察組工作人員對廠內混亂存放的廢舊電池、工業廢水等進行了現場取證,下一步將面臨的追罰!
隨著北方入冬后連續迎來多輪重污染天氣,環保督查工作組的也進一步加強了督查力度,并且在部分區域啟動應急預案,要求排放工廠減產甚至停產,而作為重中之重的重金屬冶煉、加工行業的蓄電池企業無疑是督察組“關照”的重點!
從近階段的趨勢來看,國家及各個地方都先后針對廢電池研究制定專項管理政策,將從回收渠道、貨物轉運以及生產加工等所有環節全面加強管理,未來廢電池市場的口子只會越來越嚴格:沒有合法資質的企業一律禁止回收加工、沒有回收資質的回收商嚴禁從事回收工作,同時針對目前廢電池最主要的回收渠道——終端專賣店進行全面整頓!
日前,就有江西某地出臺規定要求經銷商店內禁止儲存廢舊電池,要求顧客在換購后自己帶回去處理,這種類似的極端規定雖然不合理,但以后或許還會在其他區域上演,而針對經銷商的專項整頓力度也會越來越強!
據了解,因為多種原因,今年下半年很多市場的經銷商都有大量的廢舊電池庫存,基本處于無人收貨的狀態,年底又是常規檢查和環保督查的高發時段,建議經銷商提前注意規避風險,對自己持倉的廢電池要合理貯存,尤其注意存放量不要超過3噸的規定標準,如果遇到出手的機會,還是要抓緊找機會賣掉!
上一篇:電動車銷售商6大電池“花招”
下一篇:登月離不開核能電池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