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1月10日
鋰電池電解液介紹
鋰電池電解液是電池中鋰離子傳輸的載體,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電解液主要由電解質鋰鹽、溶劑和添加劑等原料以一定的比例配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電解質鋰鹽。目前市場主流使用的電解質鋰鹽是六氟磷酸鋰,六氟磷酸鋰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循環壽命長、環境友好、自放電小、可大倍率放電、工作溫度范圍高等特點。溶劑是電解液的主體部分,用于溶解鋰鹽,電解液的性能與溶劑的性能密切相關,常用的溶劑有碳酸丙烯酯(PC),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等,國內常用電解液體系有EC+DMC、EC+DEC、EC+DMC+EMC、EC+DMC+DEC等。添加劑種類繁多,主要有成膜添加劑、導電添加劑、阻燃添加劑、過充保護添加劑、控制電解液中H2O和HF含量的添加劑、改善低溫性能的添加劑、多功能添加劑等,不同的鋰離子電池生產廠家對電池的用途、性能要求不一,所選擇的添加劑的側重點也存在差異。
市場集中、增速趨緩
在電解液的成本中,鋰鹽成本最高,占比接近50%,溶劑成本占比30%,添加劑成本占比10%。六氟磷酸鋰制備需要用到氟化鋰、五氯化磷、無水氟化氫、及液氮,各材料成本占比分別為67%、13%、19%、1%。由于不同成分配比的電解液對鋰電池的性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電解液的核心壁壘在于各種原材料的配方和定制。
2017年,我國鋰電池電解液產量達到10.2萬噸,同比增長20%,從產值來看,在2016年電解液產值實現高速增長后,2017年我國電解液產值63.6億元,增速僅為8.51%。產值增速不及產量,主要在于電極液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下跌,帶動其價格一路下滑。從產能來看,近兩年伴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電解液的需求量連年增長,國內主要電解液廠商陸續擴產增添新項目,到2017年底,國內電解液總產能超過40萬噸。與產能迅猛擴張相對應的是一路走低的產能利用率,從2014年到2017年,電解液市場產能利用率從70%下降至24%,降幅達到66%,產能過剩。
從競爭格局來看,電解液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2017年廣州天賜(含凱欣)、深圳新宙邦(300037)、國泰華榮出貨量排名前三,三家公司出貨量占行業總出貨量58%,與2016年相比增長5%,行業集中度趨勢加強。
六氟磷酸鋰
六氟磷酸鋰作為主流鋰鹽品種,在電解液成本中占據較大比例,六氟磷酸鋰的價格波動直接影響下游電解液廠商的原材料成本和利潤空間。在2006年-2014年期間,六氟磷酸鋰一直為日本的瑞星化工、森田化學和關東電化等企業所壟斷,價格昂貴,企業毛利率高達80%。隨著國內企業實現技術突破,打破國外企業對六氟磷酸鋰的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六氟磷酸鋰價格迅速下降,2015年第二季度最低點為8.4萬元/噸,電解液價格也隨之從2011年的8.5萬元/噸快速下跌到4.5萬元/噸。
2016年間,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推動六氟磷酸鋰需求激增,但六氟磷酸鋰市場供給不足,其價格一路上漲超過40萬元/噸。價格上漲刺激原有廠商紛紛擴大產能,并帶動一部分企業新進入該市場。目前國內的六氟磷酸鋰廠商主要有多氟多(002407)、天賜材料(002709)、必康股份(002411)、石大勝華(603026)、宏源藥業、天際股份(002759)、杉杉股份(600884)等。其中多氟多和必康股份屬于六氟磷酸鋰傳統生產企業,企業市場布局早、先發優勢明顯、客戶積累及生產工藝成熟。天賜材料、杉杉股份、石大勝華等企業布局六氟磷酸鋰產品線屬于電解液產業鏈延伸。天際股份、宏源藥業等企業涉及行業較廣,布局六氟磷酸鋰市場以借助鋰電市場尋求業績新增長。隨著各企業產能逐步釋放,六氟磷酸鋰價格一路下滑,到2017年7月份,六氟磷酸鋰價格維持在20萬元/噸附近。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產能超過2.99萬噸,2018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產能則將超過4.94萬噸。而據招商證券估計,2018年我國六氟磷酸鋰需求量僅為1.6萬噸,產能利用率約30%,產能過剩競爭激烈。激烈競爭將推動企業提高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低端重復的電解液產能將被淘汰,掌握核心添加劑技術、布局上游核心原材料資源且擁有優質客戶的企業將獲得長足發展。就產品而言,隨著國家補貼政策與能量密度掛鉤,高電壓體系電解液的比例將逐漸增多,新型體系材料逐漸批量應用也會帶來新功能電解液需求的增長,如搭配硅碳負極的電解液、高鎳三元電解液、5V高電壓電解液、適用于快充的電解液等。
相關新三板掛牌企業
目前新三板掛牌企業中,屬于電解質板塊的有青木高新、氟特電池、諾邦科技、金暉股份四家。其中,青木高新主要生產電解液添加劑,氟特電池生產電解質。
下一篇:鋰電池電解液用量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