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9年01月07日
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介紹
預計到2020年,中國鋰電池的總需求可達143GWh,3年CAGR達27%,其中動力電池需求有望達94.5GWh,占比達66%,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鋰電池總需求增長的最強驅動力。那么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會是怎么樣的呢?
四項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新標發布
①2017年5月12日,《GB/T33598-2017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正式出臺,這是由工信部提出的國內首個關于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的國家標準,明確指出回收拆解企業應具有相關資質,進一步保證了動力電池安全、環保、高效的回收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已于12月1日起正式實施了。
②2017年8月4日,《GB/T34013-2017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下稱“《規格尺寸標準》”)、《GB/T34014-2017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GB/T34015-2017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三項動力電池標準正式發布。三項新標將于2018年2月1日正式實施。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一直是阻礙動力電池產業鏈循環健康發展的一個薄弱環節,亟需終結以往簡單粗暴的回收利用狀態,建立一套完整規范化的行業標準體系,從而推動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健康有效的發展。而隨著較為完善的國標體系構建,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無序狀態有望改變。值得一提的是,《規格尺寸標準》的制定,說明我國動力電池的標準意識正在逐步增強,正在逐漸拿回關鍵零部件標準的話語權。
值得注意的是,鋰電大數據了解到,相關部門透露,為更好的適應并跟上新能源電池行業的發展,《規格尺寸標準》以后每1-2年會做出相應的調整。
外商投資解禁
2017年6月28日,通過對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得知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行)》(下稱“《目錄》”),解除純電動汽車合資企業限制以及取消汽車電子和動力電池的股比限制。自2017年7月28日起施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5年修訂)》同時廢止。
《目錄》取消了動力電池領域的準入限制,對于自主品牌來說,競爭對手將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強。
鋰電池材料行業迎來變革
通過對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得知2017年9月12日,工信部發布《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目錄》)。
鋰電大數據梳理發現,其中涉及新能源領域的新材料共有5項,包括高性能鋰電池隔膜、鎳鈷錳酸鋰三元材料、負極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材料和石墨烯薄膜。
新材料的要求發布,對于鋰電池材料行業來說,將迎來新一輪的機遇與挑戰。而近年鋰電池四大材料的市場表現也是各有千秋,正極材料商賺得最多,負極材料企業表現也不錯,而電解液和隔膜企業板塊表現則略顯遜色(詳情點擊:《鋰電電解液格局:中企市場份額大增巴斯夫、宇部在華巨額虧損》)。
《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規范和引領產業發展
通過對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得知11月9日,國家工信部發布關于印發《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的通知(以下簡稱《技術體系》)。文件指出,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主要包括基礎通用、材料與部件、設計與制程、制造與檢測設備、電池產品等5大類、18個小類,涵蓋的標準項目共231項。《技術體系》設定了未來目標——到2020年,鋰離子電池標準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初步形成科學合理、技術先進、協調配套的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制修訂標準80項,其中新制定70項(強制性標準3項、推薦性標準67項),修訂推薦性標準10項,總體上滿足鋰離子電池產業發展需求。
該文件對促進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進一步提升標準對產業發展的指導、規范和引領起著重要作用。
政策推進能量密度提升進程
鋰電設備更新換代需求旺盛政策規劃推動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016年10月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對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發展提出了明確目標,要求2020、2025、2030年純電動車用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分別達到350Wh/kg、400Wh/kg、500Wh/kg,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用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分別達到200Wh/kg、250Wh/kg、300Wh/kg。2016年11月底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國發〔2016〕67號)中明確指出,“突破高安全性、長壽命、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等技術瓶頸。在關鍵電池材料、關鍵生產設備等領域構建若干技術創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負極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電解液技術。”
能量密度提升趨勢明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已發布的七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高能量密度車型在3-7批中的占比大幅增加,其中純電動轎車最高達到145.3Wh/kg,純電動城市客車最高達到137.27Wh/kg。在最新的第七批目錄入選的282款新能源車中,在純電動乘用車方面,相比第一批次,電池能量密度在120wh/kg以上的占比從10.53%大幅上升到71.1%。政策補貼向高能量密度車型傾斜,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未來高能量密度車型數量還會繼續增加,新能源汽車的整體能量密度水平也將進一步持續提高。
通過對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分析得知鋰離子電池具有輸出電壓高、能量密度大、自放電小、循環壽命長、無記憶效應、可快速充放電和綠色環保等優點,其應用領域可以分為動力類領域和非動力類領域。鋰離子電池的動力類領域包括電動汽車、電動公交車、低速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和電動自行車等;非動力類鋰離子電池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消費類電子產品和儲能領域。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專業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產業鏈體系。以上便是筆者對鋰電池行業政策及環境的詳細分析了。
下一篇: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十大趨勢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