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28日
中航鋰電正極材料采用共混技術
據周志勇介紹,目前鋰電池單體電池能量密度是120wh/Kg,電池系統小于90wh/Kg,與純電驅動的技術要求還存在一定距離。美國的規劃是到2015年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150Gh/Kg,單體電池達到200GH/KG。中國的國家創新工程的規劃是到2015年單體電池達到180GH/KG,電池系統達到150Gh/Kg。
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電池生產工藝的提升空間不是很大,目前材料的性能提升還受制于自身物化性能等各方面的限制。三元材料相對來說,能量密度高,綜合性能好,但存在一個最主要的問題,那就是安全問題,比如熱失控。因此,要發展三元材料,首先要解決其安全問題。
周志勇介紹,中航鋰電公司主要從事鋰電池研究開發,從2007年進入動力電池這個行業,主要產品是動力電池。技術研發重點包括提升電池安全性,提高電池能量密度,電池模塊成組技術。
在產品開發進展方面,中航鋰電已經建成年產能1千萬安時的電池驗證線,所有工藝設備均已安裝,初步具備批產能力。并且于2013年完成陶瓷涂覆隔膜的產業技術開發和中試線建設等等。
在材料的選擇上,中航鋰電采用了新型的共混正極材料包覆改性石墨負極材料體系。三元材料熱穩定性差,制備動力電池特別是大容量動力電池存在安全隱患。中航鋰電從從材料選擇、陶瓷隔膜、電解液和電池結構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安全設計。
中航鋰電通過DSC分析發現,共混材料與單三元和三元/錳酸鋰共混材料相比,具有更優異的熱穩定性。
三元材料有熱失控的安全問題,是因為純三元材料在充滿電發生相變后從事存在兩個峰,輥壓后極片表面狀態良好,活性材料形貌完整。
與此同時,電池模塊結構設計也是影響電池組安全性較為關鍵的因素,據周志勇透露,中航鋰電已經通過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強檢測試,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相關授權。并且與國內知名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簽訂合作研究書。
上一篇:比亞迪三元材料對安全性要求更高
下一篇: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多元化發展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