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26日
眾和股份2013年鋰電材料產業虧損
主營紡織印染業務的眾和股份(002070.SZ)向鋰電產業轉型的發展遭受到一些阻力。
4月23日,眾和股份發布2013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13年合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4.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1.55%,實現凈利潤3850萬元,同比下降6.84%。其中,主營紡織印染產業及貿易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9億元,凈利潤4278萬元;鋰電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2.9億元;凈利潤虧損427.5萬元。
在傳統的紡織印染業務增長乏力的背景之下,從2012年開始,眾和股份開始轉型進入鋰電新材料產業,通過增資方式先后控股了包括深圳天驕、閩鋒鋰業、馬爾康金鑫礦業等多家企業。其中,深圳天驕主營經營三元正極材料、鈦酸鋰負極材料等鋰電池材料;閩鋒鋰業和馬爾康金鑫礦業則分別經營氫氧化鋰、碳酸鋰以及鋰礦開采等業務。
按照眾和股份的規劃,其公司新能源產業的布局將以鋰電池材料為核心,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合作等方式,掌握汽車用動力鋰電池成套技術,并逐步開拓進入新能源鋰電池終端應用領域。
報告期間,深圳天驕實現營收2.28億元,凈利潤達1440萬元;而閩鋒鋰業馬爾康金鑫礦業有限公司分別虧損780萬元和845萬元。
眾合股份解釋稱,盡管鋰電新能源行業前景看好,但2013年鋰電池材料行業經營競爭壓力較大,導致鋰鹽業務整體盈利水平有所下降。而馬爾康金鑫礦業有限公司鋰礦開采仍處于勘探階段,目前尚處于磨合、推進階段,并未實現產出。
對于未來幾年在鋰電產業的未來發展,眾和股份承認存在一定的風險,一方面,盡管2013年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消費量有一定比例增長,但由于電動汽車、儲能產業的發展尚未達到預期,鋰電池行業爆發性增長的時間窗口還未打開。未來電動汽車、儲能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將影響鋰電行業的增長速度。
另一方面,盡管目前三元正極材料被普遍認為是動力電池的技術首選,但是三元正極動力鋰電池替代磷酸鐵鋰電池的進展、實效還依賴于動力鋰電池行業、新能源汽車行業材料的個別性能仍待進一步提高經營者的認識提高和推進力度。
上一篇:磷酸鐵鋰材料企業如履薄冰
下一篇:磷酸鐵鋰關鍵原材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