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04日
電解液、鋰電設備行業分析——新能源汽車介紹
一、電解液行業前景
動力電池電解液因為正極材料不同每千瓦時動力電池用量存在較大差異,通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每千瓦時所需電解液約1.5kg,三元鋰正極材料每千瓦時所需電解液約1.2kg。
2016年磷酸鐵鋰出貨量約20.33GWh,占比74%,三元鋰出貨量6.29GWh,占比約22%,目前客車主要采用磷酸鐵鋰,同時今年初對客車使用三元鋰解除禁令,而客車行業未來趨勢放緩,乘用車由磷酸鐵鋰轉三元鋰趨勢確定,各大主流整車廠均布局三元鋰同時有相應車型落地,預計后期三元鋰占比穩步提升而磷酸鐵鋰逐步下滑。我們大致估算2020年磷酸鐵鋰占比下滑至23.3%,三元鋰提升至76.7%。由此測算2017年由動力電池帶動的電解液需求約4.41萬噸,2020年對應需求約15.35噸,2017-2020年行業年均復合增速約51.6%。
對于電解液主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鋰,通常每千瓦時動力電池需要六氟磷酸鋰的量大約在0.15kg,由此大致測算由2017年動力電池帶動的六氟磷酸鋰需求量約0.49萬噸,2020年需求為1.81噸,2017-2020年均復合增速為54.6%。
二、電解液競爭格局
動力電池電解液產能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國,份額占比分別達到52%、23%以及20%,日本旭化成、東燃化學以及韓國SK、美國Celgard全球市場份額約18%、14%、12%以及10%分別位列全球前四。國內層面,電解液行業集中度相對較高,CR4為53.49%,CR10為87.96%,廣州天賜材料、新宙邦、珠海賽維市場份額占比分別達到18.41%、15.97%以及10.75%位列全國前三。
三、鋰電設備行業前景
每GWh對應的動力鋰電池設備單價約3-5億元,基于產業調研我們大致確定每GWh對應的鋰電設備價格約4.5億元,而對于后期鋰電設備單價變化幅度的確定,我們認為一方面動力電池設備后期自動化率有望提升從而帶動設備單價提升,另一方面鋰電設備效率也將持續提升(每臺設備生產的電池增加),兩方面因素對沖后我們認為后期每GWh對應的鋰電設備后期價格趨于穩定。
據我們測算,2017年鋰電池設備市場空間約146.4億元,2020年鋰電設備市場空間約543.8億元,2017-2020年年均復合增速約54.9%。
四、鋰電設備競爭格局
鋰電設備主要集中在中日韓三國,國外企業如日本皆藤、日本CKD以及韓國的Koem公司市場占有率較高,其產品主要集中在前端設備的各類型電池卷繞機。國內市場鋰電設備中的國產化率整體水平較高,國內企業與國外企業占比分別達到72%與28%,據中國產業信息數據,前端設備國產化率約65%,而后端設備國產化率水平已經達到90%。國內企業中先導智能、贏合科技以及雅康市占率較高,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為7%、5%以及5%,分別為國內企業中的行業前三。目前鋰電設備行業集中度較低,主要由于國內企業所生產的鋰電設備種類側重點有所區別,僅僅在交叉設備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
目前下游環節對大功率、高穩定性的電池需求提升,同時電池行業規范日趨嚴格,鋰電設備行業門檻將逐步提升。大功率需要搭載更多的電池組或是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類型,因此后期對于每個電芯制作與裝配的標準或是一致性要求更高。我們認為,第一,隨著下游鋰電池性能要求提升,對鋰電設備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要求逐步提高,鋰電設備廠商從單一環節設備逐步過渡到覆蓋前、中、后端設備的趨勢顯著,各個廠商在設備產業鏈中偏安一隅格局將被迅速打破;第二,鋰電池下游環節劣質產能嚴重過剩,優質產能不足,后期劣質產能逐步出局將同樣帶動劣質鋰電設備產能遭到行業淘汰,第三,行業進入門檻提升;基于以上三點,我們認為鋰電設備行業未來行業集中度有望顯著提升。
上一篇:太陽能路燈磷酸鐵鋰電池性能如何
下一篇:國內磷酸鐵鋰生產廠家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