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08日
電磁漿料除鐵器是新能源超級電容電池安全保障
近幾年,隨著國內外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的核心部件已經受到資本的高度關注,不管是石墨烯技術、富鋰正極新材料、超級電容電池還是全固體電池技術都會在資本市場掀起一陣大浪。前不久特斯拉公布了“Gigafactory”超級電池工廠計劃,同時寧德時代新能源研發的高能量密度達到304瓦時/公斤動力電池下線,還有豐田在做的固態鋰離子電池據悉單體電池容量也達到15安時之多,可見各電池龍頭企業在不斷的擴展產能確保產量同時也在不斷的創新提升產品能量密度。
在提升產品容量密度的同時,作為電池安全性指標確呈現下降趨勢,高容量、高密度的能量帶來了更大的安全問題。
不管是新技術路線還是新材料應用要想無限接近電池容量理論值,保障超高容量電池的安全工藝是首先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影響動力電池安全性除了合理的散熱設計,優秀的充放電軟件控制以外原材料提純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原材料方面影響動力電池安全的雜質非鐵元素莫屬,如何進一步降低電池原料雜質鐵元素含量就提上了日程。
近期上海泰熊磁業與國內走在前沿的超級電容器某某公司(應客戶要求隱去)開展的晶質石墨烯碳負極新材料提純工藝取得突破。因合作公司的主要研發方向是超級動力電容,鑒于超級動力電容的充放電速度更快,充放電流更大這就對電池負極材料純度要求極為苛刻,超級電容器在短時間大電流的充放過程中,負極微小的鐵元素存在都可能引起電容體極速升溫,從而造成爆炸等安全事故。鐵元素雜質的去除意味著安全與容量的提升。上海泰熊磁業公司的漿料除鐵器因為在電池行業領域的成功應用,受到廣大客戶的關注。這次受邀參與超級電容器負極石墨烯碳原料的提純升級工藝項目,是公司在電池材料除鐵技術領域的認可,也是多年深度參與新能源領域的結果。
面對此次技術要求鐵元素雜質要控制在個位數PPM的難度,雙方工程人員頂著高溫夜以繼日的實驗,為了到達技術要求數次組織技術攻堅,以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嚴格的面對每一次實驗細節。在實驗過程中雙方屢敗屢戰鍥而不舍,終于在近日完成晶質石墨烯碳負極新材料提純工藝。負極原料經合作伙伴小批量成品生產,產品完全達到技術指標。受到合作伙伴的嘉許,時任A123高級工程師感慨的說“時至今日終不受日本石墨烯負極原材料掣肘”接下來此工藝產品線將在青島和合肥超級電容車間推廣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