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08日
分析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及整車市場現狀
2017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豐田宣布旗下的Mirai燃料電池汽車在今年10月進入中國市場測試,以便為正式在華銷售提供技術、使用、加氫和服務支持。
從1997年,豐田第1代普銳斯油電混動汽車在全球范圍內銷售至今,“普銳斯類”(包括使用相同油電混動技術的凌志、豐田其他車型)油電混動汽車已經售出900余萬臺。無論市場占有率,還是技術發展程度,“普銳斯類”混動技術已經堪稱全球第一。為了保證技術領先型,豐田在開發“普銳斯類”油電混動技術同時,對燃料電池、內燃機小型化以及多種燃料應用的新能源技術的研發一刻不停。
2015年11月,豐田Mirai燃料電池汽車在日本以不到30萬元人民幣(日元折算之后)銷售。與電動汽車、油電混動汽車不同的是,Mirai燃料電池汽車需要專用的加氫站支持,排放的是“近乎可飲用的純凈水”。對于四周環海的日本而言,使用“海水制氫”技術,較電驅動技術車用化,在成本和便利性層面更具吸引力。
與此同時,德國奔馳、美國通用,也都在燃料電池技術民用化和特種化獲得了相當技術成果并試制了樣車。
那么,燃料電池技術和整車制造在中國市場又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
早在1960年代中國汽車工業起步初期,上級主管單位就新能源技術進行了細致的規劃。電動汽車技術及整車以北汽為主牽頭研發;燃料電池技術及整車以上汽為主牽頭研發。在此后的40年間,北汽和上汽都在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相關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2015年,上汽推出了續航400公里、“無污染,零排放”的榮威750E燃料電池汽車。此時,中國政府已經確定在乘用汽車領域主推電動和混動汽車,并為此設立了“高額且誘人”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支持。由于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需要大量加氫站、儲氫站、制氫站以及龐大技術支持設施的建設,短期內難以進行大規模私人用車市場推廣。
2016年,福田汽車集團,推出了歐輝系列12米和8.5米級別(長度)的燃料電池大巴。福田汽車聯合清華大學、億華通等科研院校和技術研究所,用5年時間研發出具備大規模批量生產和商業化應用的原創掌握的燃料電池核心技術、整車以及配套支持設備。
2017年4月上海車展,福田歐輝燃料電池大巴正式上市發售,并斬獲批量訂單;據了解,福田歐輝多款燃料電池大巴將服務于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
與上汽榮威750燃料電池汽車一樣,福田歐輝燃料電池大巴也依賴制氫站、儲氫站、氫運輸以及加氫站配套支持設施。但是,福田歐輝燃料電池大巴主要應用在公共交通領域,點對點、單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日均行駛里程不超過200公里的運營模式,可以最大降低配套支持設施的建設數量和規模。很顯然,針對公交市場的福田歐輝燃料電池大巴更具備推廣意義和更低的普及難度。
對于福田歐輝燃料電池大巴加氫使用以及安全可靠性的介紹,筆者之前撰寫了相關稿件,就不在這里贅述。
作為全球首款商業化運營的燃料電池大巴(車隊),福田歐輝系8.5米和12米燃料電池大巴,已經完成了量產前全部整車性能、燃料加注以及主被動安全測試。不僅如此,福田還將在江蘇、山東等沿海地區建立了“海水制氫”基地、氫燃料運輸機構(由福田歐馬可EST-A超級卡車構成的車隊),在北京、張家口相關區域建立安全且可靠的儲氫站和加氫站。
至2017年,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及整車市場,福田歐輝系燃料電池技術及整車應用,可以被認為是最為成熟且全球范圍獨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的典范。
福田歐輝在燃料電池電堆、儲氫以及控制系統掌握核心技術
因“騙補貼”被重罰的蘇州金龍,也推出了海格系燃料電池大巴
上汽申沃燃料電池大巴較為成熟,但并未量產
宇通燃料電池大巴最快量產或延伸至2020年
在應用推廣層面:中國燃料電池技術及整車應用也在包括上汽申沃、蘇州金龍以及宇通,在內的多家商用車廠間展開。無論標準制定、核心技術應用、整車制造以及配套支持設施建造層面,福田歐輝系燃料電池技術遠比宇通系燃料電池技術更先進、可靠和安全。
當下的中國氫燃料市場確實需要多樣化的氫燃料技術,但更要防止出現“南京金龍電動大巴騙補貼”等惡性事件的再次重現。
在大規模商業應用層面: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先后推出數量不等的燃料電池汽車和商用車。多以測試性質的使用、小規模示范性質商業應用為主。日本豐田Mirai燃料電池汽車的銷量為2840臺,堪稱全球第一。緊隨其后的將是福田歐輝系燃料電池大巴,訂單數量超過300臺,至2017年全部交付完畢。而宇通系燃料電池大巴仍停留在測試階段,商業應用或將在2020年期間。
點評:
在之前筆者撰寫的數十篇關于“新能源技術特種化”系列稿件中指出,中國發展新能源技術,并非單純為了環保,而是在技術、整車應用和全產業鏈層面,延伸出一個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且可以擺脫美國、日本、南朝鮮以及東南亞等敵對國家對我國海上能源線的威脅。
目前,中國政府強力推進的電驅動和油電混動技術及整車應用,從2014年-2017年的3年間已經取得全球矚目的發展狀態。并且包括豐田、通用、大眾等合資品牌已經或即將攜高品質電動和混動汽車進入中國市場。
同屬于新能源范疇的燃料電池技術,僅在日本豐田和美國通用獲得了相當重視并完成了商業化應用的開發。與電動和混動汽車一樣,中國必須在燃料電池技術、整車及全產業鏈層面獲得可靠的企業開發,并具備相當的技術優勢、安全可靠性。
很幸運!在電動和油電混動汽車領域,中國的北汽、上汽、比亞迪以及吉利等自主品牌,已經量產了多款品質優秀的新能源汽車,可以與豐田和通用一較高下。而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恐怕就只有福田歐輝系燃料電池大巴可以與豐田Mirai燃料電池汽車全球爭鋒了。
從政治層面看:中國福田歐輝系燃料電池大巴的推廣和應用,已經超過了單純的商業化層面。對于燃料電池的電堆、鋼瓶、安全設定以及整車控制策略等核心技術的掌握,福田汽車的貢獻絕對不是賣出多少千臺的市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