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03日
天賜/新宙邦/國泰華榮PK誰能更勝一籌?
繼隔膜后,另一款鋰電池關鍵材料——電解液毛利也呈現下滑之態。
截止目前,新宙邦、天賜材料、國泰華榮國內3大電解液廠商均發布2017上半年度業績報告。從整個行業大環境來看,電解液毛利下滑已成為今年的一大明顯特征。但與隔膜毛利同比下滑超過10%的幅度相比,主流電解液廠家下滑幅度并不是很大,不超過3%。
導致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有兩點:一是隔膜一直被業內人士公認為技術壁壘最高的鋰電池關鍵材料,高門檻自然形成高毛利;二是相對而言,主流電解液廠家在供應鏈管理和成本控制上積累布局得更早,且取得了卓越成效。
新宙邦、天賜材料、國泰華榮作為國內主流的電解液廠家,在行業毛利下降背景下均實現2017上半年業績的同比增長。在原材料產能過剩、動力電池企業強勢議價,以及整個產業優勝劣汰加速背景下,這3家企業會如何取勝,其市場優勢及戰略會是怎樣呢?
分析認為,2017年年中是六氟磷酸鋰產能釋放的一波高峰,供給會稍大于需求,2018年完全釋放后就將出現供大于求局面。屆時六氟磷酸鋰降價直接帶動電解液成本降低,電解液也會隨之降價,但是電解液利潤空間有可能會提高,成本管控能力強、原材料供應充足的電解液廠商在未來競爭中會更具競爭優勢。
國泰華榮:龍頭地位削弱加強客戶綁定
事實上,作為上市公司江蘇國泰的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曾在過去的4-5年內長期居于國內鋰電行業電解液材料的龍頭地位,但伴隨動力電池規模化市場興起,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涌現出天賜材料、新宙邦等強勁對手,打破了其獨占鰲頭的市場格局。
從市場策略看,國泰華榮主打出口業務,松下、索尼、Maxell、三星、LG化學均是國泰華榮鋰電客戶中重要的座上賓。國泰華榮對日韓電池企業的出口量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
但這并不意味著,國泰華榮放松了對國內市場的重視。目前,寧德時代、力神等國內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都是國泰華榮合作的主要客戶。尤其在2017年補貼新政正式實施后,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的降成本壓力倍增前提下,國泰華榮與寧德時代加強了上下游的合作綁定程度。
2017年4月26日,江蘇國泰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國泰華榮擬在福建寧德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寧德國泰華榮新材料有限公司”,擬實施年產4萬噸鋰離子動力電池電解液項目。并且公告特意指出,該項目擬租用寧德時代寧德廠區內的廠房。
江蘇國泰稱,寧德時代是國泰華榮電解液的主要客戶,同時國泰華榮也是寧德時代主要電解液供應商。租用寧德時代廠房實施上述項目,可以與寧德時代對接,滿足寧德時代的發展需要,并且具有建設期短、投資少、運行費用低等優點。
貼近大客戶,配合其生產節奏,保持自己核心電解液供應商的地位,對國泰華榮來說并不是唯一的市場戰略。國泰華榮早于2016年8月已開啟年產2萬噸動力電池電解液投擴產計劃。
天賜材料:收購東莞凱欣躍居國內龍頭
有業內人士戲言:天賜與新宙邦在國內電解液之爭,恰如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在可樂飲料領域的纏斗。但也必須承認,有足夠優秀的競爭對手,才能成長為足夠匹敵甚至超越自我的自己。
不得不說,天賜材料從2004年切入鋰電行業后,發展勢頭很快。這與天賜材料總裁徐金富布局思路密不可分:通過自主研發、入股、兼并購等方式完善供應產業鏈,保障原材料供應,穩定大后方,方能在電解液的舞臺自由馳騁。
事實證明,這的確是有效的。有兩大布局顯現了徐金富過人的市場判斷。一是選擇自產六氟磷酸鋰;二是收購優質標的東莞凱欣。
六氟磷酸鋰作為電解液的主要原材料,占據其60%左右的成本,重要性不言而喻。這從去年六氟磷酸鋰幾度漲價,一路攀升至40萬元/噸的高位可見一斑。而在2015年及其之前,六氟磷酸鋰的價位甚至不超過10萬元/噸。
原材料大幅漲價、價格波動頻繁并不是最可怕的,在供需失衡狀況下,如何保障自身的供應需求,穩住自己的生產節奏,這才是市場競爭的關鍵。天賜材料從選擇進入電解液之初,便決定自產六氟磷酸鋰,這也成為其多年來,能夠在鋰電行業占據重要地位的有利因素。
此前,徐金富對外表示,他也沒有想到動力電池市場會如此快速爆發,公司的鋰電業務發展之快也是他始料未及。在動力電池市場大規模需求顯現后,徐金富再次以速雷不及掩耳之勢收購東莞凱欣。
根據數據顯示,2016年天賜材料全面接管東莞凱欣,天賜材料當年總體產量及產值均居第一,成為全國最大的電解液供應商。
新宙邦:收購巴斯夫加大國際戰略布局
分析認為,與天賜材料主打國內市場,選擇自產六氟磷酸鋰不同的是,新宙邦和國泰華榮更偏向出口的國外市場,而且在電解液的核心領域——添加劑上技術研發沉淀已久。
在動力電池市場未爆發之前,新宙邦與國泰華榮在日韓等國外市場競爭更為激烈。新宙邦也進入到SUMSUNG、LG、SONY、Panasonic、NEC、MAXWELL等國際高端鋰電池品牌供應鏈。
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如火如荼,由此驅動動力電池需求強勁增長。新宙邦也加大在國內動力電池的業務擴展。數據直觀顯示,新宙邦2016年實現營收15.89億元,同比增長7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56億元,同比增長100.45%。
相比于3C市場,動力電池大體量這一特征非常突出。這也正是新宙邦、天賜材料、國泰華榮在2016年以來加速布局動力市場的主要原因。而新宙邦的選擇是,與現有六氟磷酸鋰、溶劑等原材料供應商保持良好合作互動關系的同時,對外通過兼并購優質標的,穩固甚至擴展以電解液為核心的鋰電業務。
今年6月份左右,新宙邦強勢出擊,簽署協議收購巴斯夫電解液業務和蘇州生產基地巴斯夫電池材料(蘇州)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中包括電解液品牌“諾萊特”(Novolyte)以及20多項核心專利,計劃于9月30日完成交割。
據了解,新宙邦本次收割巴斯夫電解液相關專利外,還包括其張家港的六氟磷酸鋰生產基地。這意味著,新宙邦自此也將開始自給六氟磷酸鋰的新紀元。
可以預料到的是,接下來的國內電解液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盡管國泰華榮獨占鰲頭格局被打破,盡管天賜材料通過收購躍居國內龍頭,但在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資源整合大環境下,市場格局尚待可期。
上一篇:江蘇國泰6萬噸電解液投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