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2月03日
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企業布局有啥焦慮?
【新聞鏈接】10月24日,新宙邦(300037)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4462.2萬元受讓碳納米管企業天奈(鎮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天奈科技”)5.95%股權。轉讓完成后,新宙邦將成為天奈科技第6大股東。
就在前一天,六氟磷酸鋰上市公司必康股份(002411)也發布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投資5億元人民幣設立江蘇北度新能源有限公司,主營碳酸鋰等材料,拓展新能源領域產業鏈。
聚焦重點:分別作為電解液、六氟磷酸鋰細分市場中的佼佼者,新宙邦和必康股份為何今年大舉延伸鋰電業務?
新宙邦、必康股份延伸產業鏈業務,只是今年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企業布局的一個縮影。天賜材料、國泰華榮、多氟多等均分別通過增資、設立子公司、涉足添加劑等多種方式夯實自身業務。
積極布局背后顯現的是,在2017年動力電池市場新變化、新競爭格局下,上述企業有著對自身主營鋰電業務難以保持高速增長的焦慮。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延伸業務以降本增效,都成為其破局的直接目的。
這種焦慮是2017年政策、市場雙重作用的結果。但2017年補貼退坡影響只是暫時性的,市場施力的效果更為深刻。因為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真正走向市場化,擺脫對補貼的依賴是必然選擇。而要真正達到這一目標,整條產業鏈降低成本勢不可擋。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動力電池承擔著更為艱巨的壓力,由此對上游材料、設備的壓力傳導可想而知,這也是前三季度以來,多款鋰電材料面臨其原材料漲價而自我消化或在消化庫存后再逐步提價的根本原因。
具體從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來看,市場遭受上述影響變化顯著。突出表現在兩款材料價格、毛利大幅下調。以六氟磷酸鋰為例,2016年其最高位曾達到40萬元/噸,均價也維持在35萬元/噸,但今年3月價格開始松動,僅在4月份就出現3次價格下調,進入10月份價格相對穩定,浮動于15萬元/噸左右。GGII認為,明年上半年新一波六氟磷酸鋰產能釋放后,價格仍將下調。
2017年六氟磷酸鋰價格相比去年“腰斬”,毛利下滑也成為行業普遍現象,由此波及電解液企業業績。這從多氟多、必康股份、天賜材料、新宙邦等主流企業前三季度業績可見一斑。
分析認為,必康股份選擇布局碳酸鋰主要出于兩個目的:一是從原材料端降低成本;二是碳酸鋰漲價趨勢將延續至明年,開辟這一業務可以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但碳酸鋰受限于鋰礦資源、提鋰技術等因素影響,是否能撬動必康股份業績增長尚存一定風險。
從上表可以看出,新宙邦業績增長緩慢但并未出現下滑跡象。GGII認為,這主要得益于鋰電外其他業務的增長和優質的電解液客戶結構。
今年新宙邦電容器、半導體、有機氟化學品等板塊業績均有增長;而在鋰電板塊,新宙邦擁有SUMSUNG、LG、SONY、Panasonic等幾大優質的國際高端鋰電池品牌客戶,出口電解液價格、回款較為穩定,利潤較國內高,故整體業績波動幅度較小。
但從國內市場而言,六氟磷酸鋰價格毛利下滑已經是行業發展趨勢,勢必波及電解液。而在接手巴斯夫張家港基地前,新宙邦六氟磷酸鋰主要以外購為主。新宙邦位列國內電解液一線梯隊,在動力電池市場降本提質大環境下,選擇主動出擊,既能避免受制于人,又能提前布局未來市場。
以下為新宙邦2017年業務布局概況:
10月24日,新宙邦擬以4462.2萬元受讓天奈科技5.95%股權。天奈科技持有納米碳管制備國際專利,現建有年產量達1000噸碳納米管及10000噸導電漿料生產線。2017年1-6月,天奈科技實現營收1.2億元,凈利潤達2428.84萬元。
新宙邦稱,由于公司電解液業務客戶與標的公司客戶大面積重疊,交易雙方存在高度協同一致性,入股將完善企業在鋰電池產業鏈的戰略布局。
6月中旬,新宙邦簽署協議收購巴斯夫電解液業務和蘇州生產基地巴斯夫電池材料(蘇州)有限公司100%股權,其中包括電解液品牌“諾萊特”(Novolyte)以及20多項核心專利。根據最新消息,上述業務已于9月30日完成交割,標的公司完成工商變更,更名為諾萊特電池材料(蘇州)有限公司。
5月15日,新宙邦投資9800萬元增資入股永晶科技,持有后者25%股權。其布局邏輯在于:永晶科技攜手永太科技等企業合資成立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永太高新”),負責實施建設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和2000噸新型鋰鹽項目。9月21日,永太高新一期3000噸/年六氟磷酸鋰項目已完成設備調試,啟動試生產。
經過系列布局后,新宙邦目前鋰電池電解液產能約2-3萬噸,其中諾萊特電解液產能約1萬噸;擁有巴斯夫張家港六氟磷酸鋰生產基地、間接入股永太高新、切入鋰電池導電劑市場。
下一篇:天賜材料多年市場優勢助力業績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