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1月19日
鋰電池未來十年還會不會有戲?
1、液體鋰電池出現天花板
目前,我國正位于第二代三元鋰電池向第三代增強三元鋰電池發展的過程中。
其中,三元鋰電池的天然缺陷:能量密度和穩定性相互制約。也就是,在現有技術路線的體系下,要提高能量密度,只能提高鎳材料或者添加CA,但高鎳的熱穩定性很差。所以,傳統的電池一旦能量密度提高,也意味著穩定性的下降,電池內部熱反應會非常劇烈,安全就成了很大的問題。
按照國家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的規劃,2020年鋰離子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目標為350Wh/kg。在現有的技術路線體系下,這一目標已然不可能實現。也就是三元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也已接近極限,難以被突破。
2、固態鋰電池接棒
固態鋰電池能解決高能量密度的情況下的安全問題。工信部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指明:“到2025年、2030年,我國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分別需達到400Wh/kg、500Wh/kg。”指標分別對應當前乘用車動力電池單體平均水平170Wh/kg的2-3倍。
未來,能承擔起新能源汽車發展重任只能是固態鋰電池。在各類新型電池體系中,固態鋰電池是距離產業化最近的下一代技術,這已成為產業與科學界的共識。因為固態電池體系革命更小。關鍵問題就在電解液的革新,正極與負極可繼續沿用當前體系,實現難度相對小。具體的問題就是固態電解液的導電率太低,比目前的液體電解液的低好幾個數量級,所以發現或發明高電導率的復合材料是當務之急。之后還要解決怎么提高固態電解液與正負極之間的界面電導率的問題。說起來容易,據樂觀估計,五年內都沒戲,十年差不多。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固態鋰電池上發力。
總結,鋰電池未來10年還有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