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11月02日
這幾家企業或將成為搶手的合資對象?
雙積分政策將于2018年4月1日起實施,這將對中國的汽車產業與市場帶來深遠影響。
雖然對2018年不做考核,為企業預留一年的緩沖期,但2019年度和2020年度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和12%,這個標準對大多數車企來說難度不小。
并且規定中新能源汽車積分門檻由原來的5萬輛降低到了3萬輛,將更多地中小企業納入了考核范疇。
據媒體報道,根據2017年1-8月各大汽車集團的整車銷量來看,不少老牌大型汽車集團都面臨不小的新能源積分壓力。例如產量超過100萬輛的六大車企巨頭中,除了上汽、北汽和長安汽車,其余東風、一汽、廣汽的新能源占比都在2%以下;其他自主品牌例如長城、華誠汽車等等的新能源積分也十分堪憂。
但也有而新能源積分占比較高的自主品牌,包括比亞迪、江淮、眾泰、吉利和奇瑞的新能源積分都超過了15%。另外需要提及的是,外資品牌目前在中國市場的新能源進程均落后于自主品牌。
分析指出,雙積分政策的正式實施必然倒逼一眾車企加快新能源的布局,另一方面,也有車企會選擇更為簡單粗暴的方式,直接選擇一家新能源積分較高的車企收購或者合資,尤其是外資品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汽車產業新一輪的合資浪潮已經開始,例如“長城御捷”、江淮大眾、福特眾泰和雷諾日產聯盟與東風。
有分析認為,未來一些新進入企業,微型電動車企業甚至低速車企必然會成為香餑餑,因為幾類企業就是新能源正積分專業戶。曾有一家新進入車企的高層透露,目前確實有一些企業拋出了橄欖枝,公司也做了相關接觸。
一、知豆電動車
可以說,無論從品牌、生產、銷量、渠道等各方面,知豆應該是目前最好的合資對象之一。
2015年知豆與吉利集團聯合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知豆電動汽車有限公司”,同時在蘭州建立生產基地。2016年吉利出售了知豆的部分股權,知豆開始獨立發展。2017年3月,知豆獲得了獨立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這對知豆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產品方面,知豆電動車已經推出了知豆H1、知豆D1、知豆D2和知豆D2S等車型。2017年11月,知豆電動車還將推出全新的知豆D3車型,2018年推出D4。2019年會推出有Z系列的車型,叫做Z1;2020年還將推出A系列車型。
銷量方面,知豆的微型電動車的銷量連續位列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行前三。截至2017年9月末,知豆2017年的合計銷量為3.26萬輛,繼續位列全國所有新能源汽車品牌三甲。
目前知豆電動車目前在全國設立了3大生產基地,除了蘭州基地為,知豆電動車在浙江、山東均部署了生產基地。
不難看出,知豆的新能源積分資源甚至要優于已經被合資的御捷和眾泰,堪稱合資的完美首選。
二、比亞迪
比亞迪可以算得上是新能源正積分大戶了,其戰略也很明顯,在整車業務上已經全力轉型新能源。
目前比亞迪已連續三年穩坐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全球冠軍寶座。2017年1-9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總銷:70393輛,全國1-9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總銷312344輛,比亞迪占全國22.5%。
雖然比亞迪已經與戴姆勒合資,早在2012年就誕生了騰勢電動車品牌,但從騰勢的發展來看,雙方的合資成果并不明顯。多年過去旗下僅僅有一款騰勢純電動車上市,在2017年前八個月中共售出了1574輛。
根據比亞迪官方給出的公告顯示,騰勢去年營收為4.32億元,凈利潤為虧損13億元。今年一季度騰勢實現營收9637萬元,凈利潤虧損7250萬元。
而在今年的7月5日,北汽集團與戴姆勒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將共同投資50億元人民幣(約合6.55億歐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車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工廠,引入奔馳品牌的純電動車產品。
既然戴姆勒在中國可以選擇合資第二家電動車企業,比亞迪也未嘗不可。以比亞迪目前的資源,絕對是各大外資車企爭搶的對象。
三、江鈴新能源
2016年12月,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正式的純電動乘用車資質。據悉江鈴集團規劃建設的新能源汽車新基地一期規劃產能15萬輛,預計2019年下半年投產。
產品方面,江鈴新能源上市的純電動乘用車有E100、E200、E160、E200S共4款產品,主要以小微型車為主;江鈴新能源未來還將推出4款新車,分別是E180、E300、啟程系列以及E400。據悉,E400有望于年底首發亮相,這是江鈴新能源旗下的首款電動SUV。
2017年8月,江鈴純電動車型2143輛,1-8月總銷量已經達到了14932輛。江鈴的新能源規劃是到2020年實現擁有6個產品系列,銷售超10萬輛,力爭占國內純電動汽車10%的市場份額,江鈴新能源宣稱2017年江鈴新能源的渠道數量將達到700家,遍布25個省市自治區。
四、云度新能源
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福汽集團、莆田市國投、自然人、海源機械4方共同出資構建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平臺,其中福汽持股39%,為該公司最大股東。
作為一個全新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云度的動作和步伐比國內一大批新進入企業要快很多。
2017年1月,云度新能源正式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緊隨著2月27日,云度正式發布品牌并亮相了純電動SUV車型π1和π3。8月份旗下的首款純電動小型SUV--云度π1正式下線。
10月10日云度π1已經正式上市,共推出200km和330km兩種續航版本,共計4款車型。據悉該車已經進入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這意味著著可以獲得國家補貼。
云度的車將全部由自己生產,除了海南工廠,云度新能源在莆田工廠一期工程已經完工,進入了小批量試生產階段。
最令人矚目的是,云度新能源在新車的下線儀式上就已經與一度用車、山西投資集團新能源科技公司、河南源通汽貿集團、易開出行和格靈出行5家簽訂了總量高達2.2萬輛的采購協議,這幾家采購企業的業務主要涉及汽車租賃、分時租賃等領域;這些車未來計劃在北京、上海、河南及山西先行投放。并且還與越南MBI&N&G簽署了10000輛的采購協議。
雖然未表明這些車將在幾年內全部投放完畢,但這幾筆總量超過3萬輛的采購協議都足以讓云度新能源在積分市場身價倍增。
五、陸地方舟
陸地方舟是在2017年5月正式獲得了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其在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生產基地產能5萬輛,據了解,該基地將于2018年年中全面建成投產。
陸地方舟早在2012年已經獲得商用車資質,其純電動客車及物流車領域已經推出多款產品,在多個城市和地區批量化運營,物流車已經在深圳廣州等地運營達到數千輛。
乘用車方面,據悉第一款新車上市時間大概在2018年底左右,目前新車開發設計已完成。
目前,陸地方舟集團除深圳外,還在江蘇如皋和廣東佛山,分別建設年產能2萬輛新能源客車和10萬輛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基地和20萬套電動汽車關鍵零部件基地。
不過,由于陸地方舟目前的純電動乘用車到2018年底還不能產生實際的批量生產與銷售,2019年能貢獻多少銷量也難以預料。但鑒于其屬于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其產生的積分將全部是新能源正積分,這種資源也有可能成為車企青睞的對象。
六、力帆新能源
力帆股份先以摩托車起家,隨后發展了乘用車,在2015年正式推出了新能源乘用車車型。
在產品方面,目前共有3款車型:力帆820EV、力帆620EV、力帆330EV等,還有即將上市的純電動MPV軒朗EV。車型主要面向出租車、網約車、分時租賃等市場。
銷量方面,公司2017年9月份生產新能源車284輛,同比增長186.87%;銷售新能源車594輛,同比增長192.61%。2017年前9月新能源車產量同比增長19.48%,銷量同比下降35.9%。可以看出,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并不理想。
不過,力帆新能源還將業務下探到了終端運營領域,10月8日晚間,力帆股份公告稱,為加快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的布局和建設,對重慶盼達用車增資1575萬元,獲得其15%股權。
據悉盼達用車的主營業務是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2015年11月11日在重慶上線,而后在杭州、成都、鄭州等多個城市落地運營。
從力帆的規劃來看,其對新能源的信心還是比較充足,公司規劃在2020年前將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產品,實現新能源整車累計銷售50萬臺。
下一篇:如何做好汽車蓄電池的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