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14日
全球電動化轉型加速 優質電池供應商遭哄搶
牽手動力電池優質企業,提前布局動力電池高端產能,加快與動力電池企業技術研發的協作與磨合,有利于穩健車企電動化步伐,實現產品設計與產能供應的同步,以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
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發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倒逼全球車企電動化轉型加速。截至目前全球至少27家車企宣布全面電動化,國際車企逐漸形成以大眾、日產雷諾、特斯拉、通用為一線陣營,福特、寶馬、豐田為二線陣營的新能源汽車格局。國內車企中,上汽自主、北汽新能源、吉利、比亞迪具備先發優勢,后發車企如長城、廣汽等也在加速布局。
市場方面,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繼續保持快速發展,僅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銷量分別為41.3萬輛和41.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4.9%和111.5%,業內人士表示全年產銷規模有望超100萬輛。全球電動車市場依舊在以較快速度增長,目前總銷量已經達到760,000輛,同比去年激增69%。預計,2018年全年總銷量首次突破200萬輛。
傳統燃油車被替代只是時間問題
除中國外,歐洲車企轉型最為積極的陣營,2025年全線提供電動化選擇。歐美各國將于2025-2030陸續禁售純燃油車。在此壓力下,歐洲車企將于2025年基本實現全線產品提供電動化選擇。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大眾、奧迪、寶馬、奔馳等車企開始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車企能否掌握動力電池系統研發以及確保未來動力電池穩定大規模供應,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受此影響,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合作頻繁,提前布局動力電池優質產能,加快與動力電池企業的協作磨合,同時也暴露出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有著技術和品牌優勢的優質動力電池企業日益受寵。
優質動力電池供應商遭哄搶
新能源汽車關鍵在于動力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車企加速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合作。牽手動力電池優質企業,提前布局動力電池高端產能,加快與動力電池企業技術研發的協作與磨合,有利于穩健車企電動化步伐,實現產品設計與產能供應的同步,以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
8月2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DaimlerAG(戴姆勒)簽訂了《供貨合同》,合同簽署生效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向戴姆勒提供零部件的供應。根據戴姆勒電動化計劃,到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將實現整體產品陣容的電動化,整個產品規劃涵蓋了50多款電動車在內的龐大產品陣容。
傳統燃油車被替代只是時間問題
除中國外,歐洲車企轉型最為積極的陣營,2025年全線提供電動化選擇。歐美各國將于2025-2030陸續禁售純燃油車。在此壓力下,歐洲車企將于2025年基本實現全線產品提供電動化選擇。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大眾、奧迪、寶馬、奔馳等車企開始關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車企能否掌握動力電池系統研發以及確保未來動力電池穩定大規模供應,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關鍵。受此影響,車企與動力電池企業合作頻繁,提前布局動力電池優質產能,加快與動力電池企業的協作磨合,同時也暴露出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有著技術和品牌優勢的優質動力電池企業日益受寵。
優質動力電池供應商遭哄搶
新能源汽車關鍵在于動力電池。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車企加速與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合作。牽手動力電池優質企業,提前布局動力電池高端產能,加快與動力電池企業技術研發的協作與磨合,有利于穩健車企電動化步伐,實現產品設計與產能供應的同步,以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
8月2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DaimlerAG(戴姆勒)簽訂了《供貨合同》,合同簽署生效之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向戴姆勒提供零部件的供應。根據戴姆勒電動化計劃,到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將實現整體產品陣容的電動化,整個產品規劃涵蓋了50多款電動車在內的龐大產品陣容。
寧德時代與江鈴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而在此之前,寧德時代早已相繼拿下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長安集團、宇通集團、蔚來汽車、寶馬、大眾和戴姆勒等訂單,并與上汽成立電池合資公司。寧德時代還宣布,將在德國設立電池生產基地及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來打造歐洲電池出海口。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在歐洲的第一步投資,我們選擇了德國。我們希望將全球最領先的動力電池技術帶到德國。通過在歐洲形成本土化動力電池供應能力,我們可以進一步貼近歐洲客戶,提供更為及時有效的產品解決方案,更好更快地響應客戶需求,快速打開國際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今天,車企紛紛推出新能源發展規劃并落地,車企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安全、續航、性能也越來越高,同時新能源汽車也將直面強大的傳統燃油車,性價比成為關鍵。
從目前整車與電池企業的合作方式來看,車企不再滿足于尋求動力電池供應商這樣的簡單合作。通過共同出資建立合資公司、甚至直接入股達成深度綁定的合作關系,成為眾多國內車企的優先選擇。
這些因素促使車企加速謀求動力電池高端產能需求,并實現規模化供應。供應鏈體系的優化,有利于為整車成本降低做貢獻。另外,動力電池行業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在于技術研發、商業模式和成本控制三個方面。隨著,寧德時代朋友圈不斷擴大,產能再度提升,也有利于自身成本下降,競爭力再度提升。不過,服務眾多車企也將考驗寧德時代的產品配套及供應能力。
在寧德時代的步步緊逼下,比亞迪開放戰略初見成效。近日,比亞迪在投資者活動關系表中稱,目前東風已經是我們的客戶,前不久也和長安簽訂了戰略合作關系,在談的客戶中包含了國內客戶和海外客戶。
比亞迪與長安汽車簽署合作協議
根據比亞迪與長安汽車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車產業鏈上下游開展資本合作,聯合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并在重慶聯合成立一家動力電池合資公司,聚焦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等業務板塊,產能按照10GWh規劃。同時,雙方還將充分利用并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生產、營銷方面的優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傳福表示,動力電池被喻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是影響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關鍵因素。本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也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可以看出,比亞迪的開放戰略已初見成效。
動力電池未來走向何方?
在下游尤其是中國高端乘用車逐步放量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需求全球共振高增長,尤其中高端車型搭載的三元電池。2020年開始,各大車企將全面投放其全新純電平臺車型,繼續推動新能源車市場擴張,預計帶動全球新能源車三元電池需求呈現出快速的增長勢頭。
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的產能已經超過了200GWh,但總體產能利用率卻只有40%,市場兩極的分化非常明顯。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高端優質產能供應不足,低端產能訂貨不足,生產經營困難,呈現出了結構性的產能過剩。未來,車企與優質動力電池企業頻頻牽手,高端產能進一步集中,動力電池圈層或面臨固化,大者恒大,強者恒強。
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進入國際一流車企供應鏈的同時,特斯拉也宣布將在上海規劃建設年產50萬輛純電動整車的超級工廠。隨之而來的松下等日韓動力電池巨頭再度開啟搶奪中國市場大戰,國內企業將面臨國內國外雙戰場與日韓巨頭競爭局面,技術領先與成本優勢將成為決勝的關鍵。
特斯拉上海建廠簽約儀式
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進軍海外,有望打破長期以來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的壟斷地位,中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短兵相接,也有利于通過競爭促發展,促使國內頭部企業再上新臺階。然而除了產能、規模的挑戰,在能量密度要求提升,補貼退坡的行業背景下,選擇怎樣的技術路線同樣存在風險。
雷諾集團電動汽車項目副總裁EricFeunteun在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有鋰電池技術到2023、2024年可能會達到一定的極限,雷諾目前專注于固態電池的前瞻研究,認為這方向可能是未來的趨勢。對于燃料電池等其他選擇,雷諾和日產保持一致,并不將這些技術作為最優先的研究方向。
另外,豐田在氫燃料電池領域又有進展近日,在密歇根發布了其最新一代的氫燃料電池卡車。相比去年4月推出的前型車型Alpha,新車增加了大約一半的續航里程,達到了300英里(約483公里)以上。相比之下,Alpha那200英里(約320公里)的續航里程就稍顯競爭力不足。
國投創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鋼認為,在世界范圍內,高比能動力電池是當前動力電池技術發展的熱點。現階段除提升正極材料容量(例如全面應用811體系)之外,正極材料也是企業研發的重點。
高鎳三元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流路線,但隨著固態電池與氫燃料電池關鍵技術和規模應用取得突破,高鎳三元將迎來強勁競爭對手,相較于高鎳三元電池,固態電池和氫燃料電池更受國際車企青睞,部分車企深度布局,新競賽已開啟。未來高鎳三元是否會陷入磷酸鐵鋰今日之尷尬境地,還未可知?
下一篇:鋰電材料的動力化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