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14日
新能源車產業鏈已集聚上百家企業
南京市新能源車產業沖上“快車道”
10月30日,LG化學新能源車電池項目在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這個有望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為南京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補上了關鍵一環,整個產業已經進入加速發展軌道,本地數家車廠已計劃在年內推出新的新能源車型。
新基地剛開建,已獲數百萬臺車的電池訂單
新成立的南京LG化學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總經理金鐘現告訴筆者,項目采用全球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技術,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芯、電池組的生產和電池包組裝。該項目是LG化學繼韓國梧倉工廠、美國霍蘭德工廠之后的全球第三個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明年9月竣工,2016年下半年將進行批量生產,預計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初期總投資約5億美元。金鐘現說,雖然基地剛剛開工建設,但是已經獲得奧迪、通用、沃爾沃、中國一汽、上汽、觀致等知名車企的數百萬臺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訂單。“建成后基地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塊電池,預計年銷售額超過25億元人民幣。”
新能源車產業鏈已集聚上百家企業
電池項目的落戶,標志著電動汽車產業中的最重要一環被補上,南京市電池、電機、電控三大零部件產業進入了協同發展的快車道。
據市經信委汽車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新能源產業鏈上已經集聚了上百家配套企業,銀茂微電子、南高齒等知名企業都參與生產電動汽車電機。國家電網旗下的國電南瑞2009年開始就涉足充電設施領域,目前,南瑞的產品已經覆蓋全國20余個省份,建設電動汽車充電站60余座;建設電動汽車電池更換站30余座。
除了這些老牌企業,讓人格外驚喜的是,近兩年有好幾家新能源車零部件企業“新星”冉冉升起,不僅技術在國內占據領軍位置,市場規模也正以幾何級遞增。
去年入駐南京市的321人才創業項目越博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自動變速器技術,目前已經用在金龍客車上。“我們研發的純電動客車動力總成,在同樣的電池環境下,將續航能力提升了20%。”公司總經理李占江說,使用了客車自動變速器(AMT)這一核心技術,不僅令車輛的加速和爬坡性能更出色,還使車輛電機的功率和體積減小。“國內很多其他公司做的直驅系統1公里需要耗費1.2度電,我們做到了1公里只需要0.8度電。”
如果說電池是電動汽車的“心臟”,電池包就是順利讓心臟跳動起來的“閥門”。位于江寧區的南京普斯迪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做電池包產品的民營企業,企業與國電南瑞、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一汽汽車、東風汽車、江淮汽車、熊貓電子、駱駝電池、國軒電池等國內外企業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總經理李鑫告訴記者,亞青會、青奧會期間上路的金龍純電動車、申沃新能源車,都采用了他們生產的電池包,位于上海的國內第一家智能立體充電車庫,也是由他們提供配套設備。“2010年公司成立,我們技術團隊花了兩年時間研發了一款電池包,安全性、可靠性不僅通過了國家級測試,技術參數還遠遠領先于同類企業。”李鑫自豪地告訴記者,2013年,企業銷售額達到1500萬元,而今年預計有3000萬元。今年開始,企業將從“幕后”走向“幕前”,打造充換電設施的整體解決方案。
產業規模年均遞增200%
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規模以年均200%的速度遞增。零部件企業亮點頻現的同時,整車企業更是借助青奧會的“東風”,產量節節攀升。
南京金龍新能源大客車今年產量將超過1000輛。比亞迪南京生產基地的各類電動商用車也源源不斷地涌向市場,僅青奧會期間就有650輛大巴車投放到公交線路上。8月,比亞迪在南京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公交車交流充電站——沙洲停保場充電站,每天可滿足300輛公交車的充電保障服務工作。南京特種車輛廠正在開發6種新能源專用車,南京依維柯、南汽專用車、南京德興汽車等企業開發的新能源車也將在年內上市。“從整車到零部件,從生產到研發到推廣,南京的新能源車產業已經走上了加速跑道。”市經信委負責人說。
下一篇:特斯拉鋰電池大戰豐田燃料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