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06日
比亞迪杉杉“沖動”擴產 湖南鋰電池業悄然形成
新能源車、鋰電池產業鏈空前大熱,除了受鋰電池隔膜國家標準送審、新能源汽車補貼等消息利好外,與電動汽車特斯拉刮起的旋風不無關系。
與此同時,企業布局鋰電池產業鏈的動作也受到市場關注。
老牌的鋰電池材料制造商杉杉股份投入3.62億元在寧鄉籌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全新生產基地杉杉股份此次擴產,也將湖南鋰電池新產業集群推到了聚光燈下。
新能源汽車興起,杉杉加碼鋰電池產業
來自寧波的杉杉股份是國內知名的鋰電池材料供應商,早在2003年就進入湖南,落戶長沙高新區麓谷科技園。按照公告披露,杉杉股份通過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籌建全資子公司湖南杉杉新能源有限公司。該項目公司將在寧鄉金洲新區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正極材料生產基地,投資金額約3.62億元。
“湖南鋰電池相關產業比較發達,供應鏈齊全,公司部分供應商都在寧鄉”,湖南杉杉綜合部一位彭姓工作人員如此解釋公司選擇落戶寧鄉的理由。“目前項目還在前期啟動階段,預計真正達產要到2015年以后”。
杉杉股份公告提到,本次投資是基于對鋰電池市場發展的深刻研判以及公司正極材料業務的發展需求。
未來電動自行車鉛酸電池的替換、電動汽車的啟動以及工業儲能市場將在未來幾年為鋰電池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需求年增長達100%。
其中,電動汽車特斯拉刮起的產業旋風尤為明顯。“特斯拉高調入華,將有利于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產業進步”,招商證券新能源汽車行業研究員汪劉勝認為“從政策趨勢及企業技術積累看,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到達爆發前夕。在產業政策激勵下的整車廠商銷量增速、相關充電設備配套進展成為公司的股價核心驅動力。”3月5日,物產中大股價強勢漲停,背后的秘密就是公司承認正在委托有關中介機構協助與特斯拉總部接洽。
中金公司研究員的最新觀點也認為“電池材料產業鏈很難切入,認證需要2-3年,客戶黏性強,進入產業鏈意味著穩定增長的出貨量。”
湖南鋰電池產業鏈悄然成形
湖南杉杉擴產背后,是湖南鋰電池產業日益高漲的投資沖動。
今年2月初,位于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湖南中鋰新材料有限公司”宣告投產,這座國內規模最大的鋰電池隔膜生產公司項目總投資高達20億元,全部建成后將形成2萬平方米鋰電池隔膜生產能力,年產值達20多億元。
去年12月,本土上市公司金瑞科技成功競得湖南長遠鋰科35%股權,持股比例上升為51%,長遠鋰科成為金瑞科技的控股子公司。資料顯示,長遠鋰科注冊資金4980萬元,主要產品有鈷酸鋰、錳酸鋰、三元復合鋰離子正極材料等,年產能分別為1000噸、500噸和500噸。
“目前湖南直接從事鋰電池材料生產的企業有60多家,2013年產值在50億-60億左右,和電池相關的產業產值達到100億-200億。”長沙市先進電池材料及電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主任朱愛平稱,2013年湖南鋰電池產業企業家數和產值均增長20%-30%。
在鋰電池產業鏈條中,生產正極材料的湖南杉杉和長遠鋰科,以及生產隔膜材料的湖南中鋰均處于上游,其中,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中成本最高的部分。如此巨額的資本扎堆于鋰電池上游產業,信心來自于湖南具有強大的鋰電池下游需求,最為資本所看重的是湖南正日益壯大的汽車產業,尤其是已經在長沙落戶的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
湖南鋰電池企業是否已經成為比亞迪的供應商?“那當然有。”朱愛平非常肯定地回答,“供貨商除了杉杉股份外,金瑞科技、湖南瑞祥等都有供貨,至于具體供貨量,那就屬于企業自身的商業秘密了。”
樂視北汽布局新能源投資電動車企有特斯拉背景
樂視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又有更新進展。
上周六,在北汽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十城千輛1元體驗”啟動儀式上,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表示,今年年初,樂視與北汽共同投資了位于美國硅谷的一家高科技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公司Atieva,取得了這家公司的第一套研究技術,北汽集團與樂視公司也成為了這家公司的股東。
據美國媒體報道,Atieva公司是由Tesla的創始董事之一謝家鵬(BernardTSE)博士帶領一批專家創建的,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硅谷地帶的紅木市(RedwoodCity)。
“ATIEVA”是“AdvancedTechnologyInElectronicVehicleApplication”(電動汽車應用領域的先進技術)的縮寫。其公司戰略定位是:新能源汽車核心系統提供商、“新能源汽車領域的Intel”。
據了解,Atieva公司的技術團隊主要來自美歐汽車集團和硅谷科技公司,其中主要工程師是特斯拉、通用、大眾等研發專家,其技術團隊已成功研發了3000多輛新能源電動汽車,其中包括特斯拉Roadster、雪佛蘭沃藍達和奧迪R8純電動跑車,代表了新能源汽車的世界領先水平。
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剛還透露,北汽集團收購了Atieva公司25.02%的股份,旨在設計、制造和銷售中國第一款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創立中國新能源高端車品牌。
此語一出,驚起千層浪,業界人士表示,鑒于此前北汽種種表述,樂視網進入新能源汽車的消息已經“假不了”。
日前,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在《敢死隊3》首映禮上發表了樂視生態“北洛硅”線理論,他提出:“北京、洛杉磯、硅谷—分別代表著互聯網、藝術、科技的三個城市,將成為驅動全球經濟的三大引擎。”而此次新能源汽車又將北京與硅谷進行相連,十分應景。
從近期網友不斷曝光的樂視概念車資料上可以看到,樂視網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有三大亮點:
第一,后座經濟引人注目。根據樂車的概念圖上顯示,樂車后座上設置的“樂視觸摸屏”,與互聯網物聯網連接,收看樂視網云平臺上的所有視頻節目。這點對于身為國內最大的視頻平臺來說,極具備最大優勢;
第二,物聯網耦合智能家居。通過智能手環、車內屏幕等設備,實現與智能家居相連互控,打通一站式生活體驗;
第三,汽車成為樂視生態重要板塊。LeCar作為一個新渠道,在“封閉空間,移動狀態,和碎片時間”環境下,樂視生態將更加執行的有效率,有更高的到達率。無論是影視,還是農業以及酒業,在這三大頭特定條件下,將會更好地對接與服務用戶。
不過,截止發稿時,記者就這一消息與樂視公關部核實,其官方表示并不知情,無更多消息透露。
小米電動車沒影北汽愿代工樂視汽車
所謂互聯網汽車是指那些車輪上裝有車載電腦以及具備智能用車體驗的汽車,并按互聯網思維主導推出的車型,未來這類汽車將會具有現在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功能——存儲個人數據、完成交易以及游戲,還能查找病毒和其他惡意軟件。
然而,在當前仍由傳統汽車企業主導規范汽車業標準的情況下,汽車企業與行業專家并不認同“互聯網汽車”的提法,他們更愿意稱之為“汽車互聯網”,而汽車互聯網只是一個增加消費者黏度的機會,是客戶管理(CRM)的一部分,廠商可以通過客戶的個人駕駛偏好來了解客戶類型,做出更符合消費者的產品,功能主要集中在安防、娛樂、導航服務。
“如果是由互聯網來主導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也像IT產品一樣,每天無故死機兩次,把人鎖在車里出不來,買一輛新車因為操作系統的變化還需要重新考駕照,這樣能行嗎”,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尖銳質疑到。特斯拉的CEO伊隆·馬斯克此前曾表態,現代智能系統就沒有不死機的,只是幾率大小而已。死機了不要緊,重啟就好。
在整車制造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與東北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劉立喜都認同,當前互聯網汽車最有可能出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徐和誼甚至表示,北汽新能源汽車未來愿意做貼牌商,給互聯網企業代工,生產樂視汽車。
在車聯網技術應用上,記者采訪的多位人士表態頗為謹慎。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大中華區副總裁彭波的表態更具有代表性,車聯網目前主要聚焦車內中控屏和汽車OBD接口,而這兩塊汽車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都在做,當下二者只能是共生的關系,未來是互聯網企業能做出來還是有前瞻思維的整車廠商能做出來,或者兩者都有,還是看企業家精神,不是誰必然能勝出。
互聯網很難主導傳統汽車
傳統汽車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大量的專利技術與行業標準,當前幾乎所有前裝電子產品都必須經過汽車企業允許。為什么呢?以汽車智能電子系統為例,它包括電子控制制動系統、防抱死系統、防盜防撞系統、車載信息系統(Telematics)等,而這些系統要有很高的兼容性和抗干擾性,如此才能保證汽車的正常使用。
另外,諸如移動電話、藍牙連接、全球定位系統等雖然都可以與現有汽車電子系統相繼承,但由于通信標準不同、電壓需求不同,軟硬件平臺不同,內環境要求苛刻,又必須與車內的現有網絡相容,實際上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
如果你自行升級了汽車防盜系統,由于車內電路復雜,很容易出現錯誤導致智能系統無法識別,一旦因此在高速路上碰到剎車后無法啟動或者停車后無法開走的情況,后果不堪設想,而車內一些電子裝置實際使用過程中也是時常發生死機的問題。
這點董揚講的很清楚,汽車是一個對安全性要求很高的產業,如果不能很好解決病毒問題,相關技術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有恐怖分子操控了某一輛汽車后果是很嚴重的。對安全的嚴格要求,汽車不可能像手機那樣被互聯網改造的那么明顯。
車企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共生
另外,目前車聯網技術植入到傳統汽車上,主要通過車內中控屏和OBD接口,由于牽涉到產品方面的掌控,汽車廠商不會輕易放棄。彭波表示,車內中控屏一方面可提升客戶體驗,另一方面未來很可能成為廠商與客戶互動的主要渠道之一;汽車企業通過汽車OBD能掌握所有的客戶行車數據,不但可以有利于汽車產品的設計改進,更可以做大數據分析,為汽車保險等行業提供數據服務。
“為什么互聯網企業可以做OBD數據服務,汽車廠商就不能呢?何況汽車廠商具備對自身產品進行控制的優先權",彭波認為,汽車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都在做,當下二者只能是共生的關系,未來是互聯網企業能做出來還是有前瞻思維的整車廠商能做出來,或者兩者都有,還是看企業家精神,不是誰必然能勝出。
董揚也認為,未來汽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合作的可能性更大,“我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現在是大家都在研究,有些產品也在推出,另外車載的一些系統也一直在發展,我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我也很高興有安卓系統來攪局,因為如果光是汽車行業來發展這個事情,速度是非常慢的”。
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可能性大
反而是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機會比較大,比如特斯拉就是一輛具備顛覆意義的電動汽車,在汽車領域屬于門外漢級別的馬斯克創造的特斯拉電動汽車以特有的互聯網思維掀起了汽車動力和營銷模式的革新。
分析師劉立喜就表示,互聯網應用在新能源汽車的可能性最大,工信部也在推進這個事情,“現在我們也在學習特斯拉,用互聯網思維讓汽車更加智能化、電子化,現在的互聯網企業還沒有哪家可以和大的汽車企業相比。新能源汽車不一樣,互聯網企業介入的機會多。”
特斯拉有互聯網因子,汽車的功能按鍵如音量、空調、導航等都在十七寸的液晶屏上操作完成。并且通過一個3G卡就能實現互聯網體驗,未來將快速普及的電動汽車,必然會擁有另外一個標準配置——“24小時在線”,這意味著在科幻電影中存在的智能互聯網汽車成為可能。
正是看到了特斯拉的成功,一度傳出國內手機品牌商小米CEO雷軍有計劃研發“綠豆”電動汽車。而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則向記者披露,樂視想利用北汽新能源汽車平臺,把自己的技術全部注入,“未來汽車企業極有可能成為貼牌商,傳統汽車改變起來難,新能源汽車很可能走這條路,不排除我們也會給企業貼牌,生產出來樂視汽車。不管別的廠商愿不愿意這樣做,我們愿意”。
徐和誼認為,未來國內新能源汽車與互聯網結合程度將直接決定中國汽車業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上一篇:特斯拉:從鋰電池瓶頸到BMS新生
下一篇:比亞迪破4年深圳困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