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06日
鋰電高新材料催熟高端鋰電車行業
電動自行車本身是一個節能、綠色、環保的行業,經過飛速發展,在市場上已達到相當規模。不管是整車還是電池都到了升級換代的關鍵時期,新材料的不斷普及也給鋰電車的發展帶來了一些希望。
鋰電產品希望曙光新材料研發興起
2013年,鋰電在行業內的興起,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包括喜德盛、綠源、臺鈴等實力企業都在加大鋰電產品的研發。
現有鋰離子充電電池的正極材料使用的是鈷酸鋰(LiCoO2)、三元類(LiNiMnCoO2)、錳酸鋰(LiMn2O4)、磷酸鐵鋰(LiFePO4)等。但這些正極材料的理論容量都在2600瓦時/千克左右。因此必須尋找超過2600瓦時/千克的新材料,但是其可逆容量保持率較低是其眾所周知的,增加能量密度更是一大問題。
在材料方面,國內新興企業緊緊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發展機遇,加大鋰電技術研發力度,擴大生產規模,不斷鞏固國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企業的領先地位,同時將企業定位為爭當全球鋰離子電池材料的領跑者,欲將鋰電新材料做好完善的發展。
鋰電運用日益成熟高端競爭力增強
在國內鋰電高新材料技術的蓬勃發展之時,給進軍鋰電車行業的企業帶來的不少好處。包括最新鋰電車材料、高端自行車中的新型材料等。
目前在鋰電行業做的比較好的企業有幾點材料優勢,一材料強度,可以實現管材的異形運用。二碳纖維材料,超輕材料,在滿足減輕車身重量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運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喜德盛擁有完善的生產及研發團隊,并有喜德盛自行車團隊的大力支持。
在眾多企業進軍鋰電行業的現今,行業門檻低,大量不具備綜合實力的小微企業存在很多不足之處,能夠在簡單的工藝創新,比如車架的一次性成型等上面做出不同。都可以為企業的鋰電車品質奠定相當好的基礎。
就2013年的鋰電車銷量看,在一二線城市的鋰電車覆蓋率已經接近20%。
門檻低企業雜競爭力成為制高點
以上提及的鋰電池技術發展、新材料的加快應用、企業在產品創新上的努力都為鋰電車的高端化提供了成熟的條件。
目前的鋰電行業缺乏產業鏈標準,行業門檻低,大量不具備綜合實力的小微企業存在,規模效應不突出,商業應用特別是在電動車等領域還偏小;標準出臺落后于市場發展。不少業內人士反應,現在鋰電池生產企業大部分按用戶要求設計產品,規格五花八門,形狀有圓有方,不同的企業生產出的鋰電產品質量參差不齊。
更為重要的是,不少企業進軍鋰電領域是因為2013年以來的洗牌讓他們在鉛酸領域無法發展,轉而到鋰電領域謀求發展,這就使得企業的戰略定位不準,只是一味的進行生產競爭。
總而言之,鋰電作為一個相對高端的行業,在外部條件不斷完善之際,不少中小企業也開始加入了鋰電車產品,這種現狀給鋰電池產品帶來了高端化成熟的條件,但是眾多中小企業的加入也使得行業混亂,惡性競爭嚴重。最終,認清行業發展方向、致力于自身產品研發成為企業提高鋰電產品競爭力的制勝法寶。
下一篇:比亞迪研發新電池成本不增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