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9月02日
未來四年全球鋰產量將增加兩倍 ……
【業績】豐元股份中報營收1.36億元年產5000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開建
近日,豐元股份(002805)發布2018年半年報披露,2018年上半年公司根據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經營計劃,在積極做好草酸板塊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的同時,新能源板塊布局取得積極進展。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625.09萬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323.6萬元。
豐元股份主要業務為草酸系列產品(包括工業草酸、精制草酸及草酸衍生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公司草酸系列產品總產能為10萬噸/年,其中工業草酸產能8.5萬噸/年,精制草酸產能1萬噸/年,草酸鹽0.5萬噸/年。
報告期內,全資子公司年產10000t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建設項目一期3000噸生產線試生產產品已進入客戶中試認證階段。公司根據新能源國家政策及市場變化,啟動了年產5000噸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建設。該項目的建設將優化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產品結構,實現目前行業內主流正極材料的多元供給。報告期末,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第一條生產線主體設備已經到位并開始設備的安裝施工。(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青海鋰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泰豐先行磷酸鐵鋰月產量達1500噸
以前的鋰離子資源,八成以上是國外進口,國內最大的碳酸鋰公司也是從澳大利亞進口礦石,在四川當地加工成碳酸鋰,國內的幾家碳酸鋰公司,幾乎都從國外進口,但隨著鋰資源開發項目的增多,資源就變得尤為重要,沒有原材料,很多企業將面臨“無米下鍋”的困境。而青海鋰資源占據全球的三分之一,這就決定了青海鋰資源產業的火熱發展,同時這也是泰豐先行能實現擴產的原因。
磷酸鐵鋰技術研發部研發員閆勇說,泰豐先行從2016年擴產到現如今,磷酸鐵鋰的產量在1500噸/月,在國內排前五名,今年預計將完成混料車間的升級,提高產品的生產率,同時盡快實現全自動化,在改善工人工作環境的同時,也會讓產品更精確。(來源:青海日報)
【產量】未來四年全球鋰產量將增加兩倍鋰金屬產能將增8.6萬噸
根據GlobalData的數據顯示,鋰電池需求的高增長將促使未來四年鋰礦的鋰產量增長兩倍,新的鋰金屬產能將增加8.6萬噸。
目前,澳大利亞最高產量為18.3萬噸,其次是智利和阿根廷,分別為14.1萬噸和5.5萬噸。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的數據,2017年在澳大利亞的三個鋰輝石作業和兩個在阿根廷和智利的鹽水作業占據了世界鋰產量的大部分。全球最大的生產商是SQM市場領導者,占全球產量的25%-其次是Talison,占24%,Albemarle占17%,FMC占9%。
在接下來的四年里,澳大利亞將占據額外產能的最大份額,占37%,在Pilgangoora,Wodgina,BaldHill和MtHolland開設礦山。其次是阿根廷,占29%,加拿大占16%,智利占9%,美國占6%,墨西哥占4%。(來源:上海有色網)
【業績】杉杉能源上半年盈利3.04億擬新三板募資20億
8月24日,新三板公司杉杉能源(835930)公布2018年半年報,公司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24.3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40%;凈利潤為3.0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52%。
報告期,杉杉能源采取積極穩健的經營策略,實現銷售量10,057噸,同比增長2%。產能提升方面,杉杉能源在寧夏石嘴山市啟動了年產7200噸高鎳三元及前驅體項目,并已于2018年3月陸續投試產。2018年1月杉杉能源啟動了10萬噸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其中一期一階段1萬噸產能預計2018年年底投試產。公司在高電壓鈷酸鋰方面一直保持全球領導者的地位,公司4.45V高電壓鈷酸鋰產品已批量出貨。在三元材料方面,公司高鎳三元材料已量產,單晶三元材料占比有較大幅度提升。
另外,公司擬發行股份數量總數不超過8267.88萬股,發行價格為每股24.19元,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億元,廣州舟融言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邁捷投資有限公司等2名外部投資者為本次股票發行認購者。本次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經營性流動資金、歸還股東借款及銀行借款。(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行業】鈷價近4個月來首現上漲下游原料采購需求提升
鈷價自4月份向下調整后,持續處于陰跌狀態。不過,近期部分機構金屬鈷報價出現波動。由于對下游企業的需求持不同觀點,不同機構給出了大相徑庭的后市判斷。
電解鈷最近確實有動靜。從具體品種來看,電解鈷波動的概率大于鈷鹽。但從現貨角度看,正極材料廠現在補充庫存的動力不大,需求沒有顯著好轉,而且今年資金鏈緊張,鈷價又在下行,下游相對謹慎。野村證券發布報告認為,鈷的產能正在積極擴張,鈷的牛市將很快結束。
百川資訊研究員認為,8月下旬國內電解鈷市場應以盤整為主,廠家蓄意回調價格。國際鈷市場,金屬導報(MB)鈷價依然上漲無力。從鈷庫存和供需的角度分析,下游企業對鈷金屬的需求尚可,但受國際價格的影響,鈷上漲動力并不大,預計每噸上調0.1萬元至0.2萬元。
不過,也有分析師持相反觀點。部分券商有色分析師認為,目前產業鏈企業鈷庫存處于低位,隨著需求旺季臨近,下游原料采購需求提升,預計將支撐鈷價止跌反彈。(來源:上海證券報)
【觀察】需求下滑供給增加碳酸鋰價格步入低谷
百川資訊數據顯示,目前工業碳酸鋰報價區間集中在7.5萬元-8.5萬元/噸,均價為7.95萬元/噸,較高峰15萬元/噸下跌幅度達88.68%;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在9萬元-9.5萬元/噸之間,均價為9.25萬元/噸,較高峰17萬元/噸下跌幅度達45.59%。
業內人士認為,價格持續下滑的原因,一是受下游需求量的影響。今年動力電池市場整體疲倦,電池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正極材料廠相應削減產量,導致碳酸鋰需求下降。同時,隨著三元電池向高鎳方向發展,對碳酸鋰的需求也造成一定影響;二是上游鋰礦產能開始集中釋放,供給大于需求。同時,小廠碳酸鋰價格便宜沖擊市場,導致碳酸鋰價格出現下滑。(來源:中國證券報)
【市場】電鈷頹勢難挽鋰價仍陷下跌泥淖
三元材料(523動力型):行業持續兩極分化趨勢,主流正極材料廠表示前十電池廠的需求有所好轉,但中小電池廠需求依然疲弱,訂單不足,預計后期仍持續現狀。
磷酸鐵鋰(動力型):上周磷酸鐵鋰出貨順暢,大廠開工率穩步上升,但行業供應過剩嚴重,原材料之一碳酸鋰也持續下滑,需求方持續壓價,預計后市將會呈現量升價跌行情。
后市預測:9月動力及數碼市場需求依舊無顯著起色,需求增量有限,預計難以從需求端拉漲鈷鋰原材料價格,若碳酸鋰供應持續增加,其價格仍有進一步下行壓力。(來源:上海有色網)
【智庫圈點】高鎳三元材料綜合屬性最佳
正極材料領域正向”高安全性、高電壓、高容量、高壓實、高倍率、長壽命“等方向升級,目前來看,高鎳三元材料綜合屬性最佳,已成為動力電池的主要發展趨勢。特斯拉等海外車企已率先實現高鎳三元材料的規模化應用,國內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日前也宣布,公司計劃減少明年鈷金屬的需求量,但會提升鎳的使用量,將旗下電池鎳鈷錳的化學配比調整為8:1:1,即NCM811。可以預見,國內高鎳三元材料的滲透率將逐步提升。(點評人:于清教電池百人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