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1月10日
3億資金搶籌!這只標的已多方位布局鋰電池產業
新能源產業鏈再迎政策強催化,十二月二十一日,新能源車、光伏等板塊徹底火了,其中,鋰電池指數大漲3%創階段新高,多方位布局鋰電產業標的格林美放量漲停,盤后龍虎榜顯示,3億資金爭相搶籌。
鋰電池板塊爆發,板塊內逾10只個漲超9%,趨勢個股迎來加速,龍頭CATL大漲12%,市值站上7000億,星云股份、諾德股份、華友鈷業等個股漲停。
此外,一直滯漲的格林美也迎來放量漲停。開盤后,格林美股價在大單助推下快速上行,9點40分便封上漲停,不過,漲停價資金分歧較大,盤中多次開板,直至11點26分在度封死漲停,截至收盤,股價報收6.19元,總市值近300億。
華泰證券研報指出,公司業績拐點已至,認為公司電池材料業務有望自21年起實現量價齊升;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務或步入高上升期;公司已提前布局鎳業務,有望把握全球汽車電動化趨勢帶來的機遇,助推業績進一步向上。綜合來看,認為公司業績拐點已至,20年或為業績底部,預計20-22年公司EPS分別為0.10/0.22/0.35元,上調至買入評級。
盤后龍虎榜顯示,各路資金搶籌格林美,資金凈流入超3億。席位方面,游資財通證券杭州解放東路、國泰君安證券上海分公司合計買入3.33億;深股通買入1.52億同時賣出6486萬;此外,機構也買入7610萬。
多方位布局鋰電池產業
格林美作為動力鋰電池回收龍頭,19年其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務已實現盈利,隨著動力鋰電池退役潮來臨,業務有望持續上升。據其2020一季報顯示,公司回收動力鋰電池包及模組超過1.2萬套組,已超過19年全年1萬套組,占據1/3市場份額。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至25年累計退役量約116GWh(78萬噸)。
此外,其從資源回收切入鋰電材料中的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正極材料等領域。從2017年起公司三元正極前驅體持續3年出貨量全球第一,市占率20%。客戶已包括三星、LG、CATL等全球TOP5客戶。根據公司規劃,2021年起,四氧化三鈷、正極材料等產量均會迎來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其也踩上了鎳風口。此前,公司通告稱擬和新展國際、廣東邦普等建設印尼紅土鎳礦生產電池級鎳化學品項目,公司持股36%,初期目標為建成不低于5萬噸鎳金屬、4000噸鈷金屬濕法冶煉能力,并將于2022年投產。從三元鋰電池技術路線看,高鎳低鈷三元鋰電池明年量產或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