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1月10日
電池業務破紀錄 LG化學Q2凈利潤倍增 叫板CATL底氣足
七月三十一日,LG化學公布第二季度財報,實現凈利潤4,191億韓元(折合人民幣約24.6億元),較上一季度上升逾11倍,較上年同期上升5倍,三位數的增幅超過了使其營業利潤率達到8.2%,為2018年第三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其中,電池部門實現銷售額2.82萬億韓元(約165.6億人民幣),營業利潤達1555億韓元(約9.1億人民幣),創LG化學電池業務史上最高紀錄,公司在財報中指出,盡管疫情對公司業績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在歐洲和我國推出更嚴格環境法規的前提下,電動汽車需求依然強勁,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全球電池暢銷市場的領先地位。
根據韓國新能源設備研究咨詢機構SNEResearch五月公布的報告,今年一季度,LG化學裝機量從去年同期的2.5GWh大幅上升至5.5GWh,同比漲幅達120%,市場份額也從去年同期的10.7%擴大至27.1%,首度超過松下和CATL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廠商。
三季度電池銷量有望增逾25%NCM較LFP更具優勢
在當天舉辦的電話會議上,LG化學進一步表示,鑒于包括大眾在內的歐洲重要客戶將于第三季度公布新電動汽車,電池需求將進一步提升,目前公司第三季度訂單已滿,預計電池銷量將較第二季激增逾25%,全年電池部門銷售額將達到銷售額將達到13萬億韓元(約763.5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據外媒報道,LG化學高級副總裁張承澤(ChangSeung-se)當天還談到了其電池業務最大競爭對手之一、且將即將為TSLA供貨磷酸鐵鋰電池的CATL。
張承澤表示,和CATL生產的LFP電池相比,LG化學的電池具有優勢,前者較低的能量密度,使其難以適用于要更長距離續航的大型汽車。
LFP電池可以用于相對短程的汽車,這些汽車對價格很敏感但我們相信我們的鎳鈷錳(NCM)電池將成為全球主流。
渤海證券分析師鄭連聲三月二十七日報告比較各主流廠商已經量產的不同型號動力鋰電池性能,LG化學采用NCM811的21700圓柱電池,其單體能量密度達到257.1Wh/kg,排名全球第一。除了TSLA外,該型號電池還將供應美國LucidMotors。
產量、需求向好LG化學國內產業鏈或受益
去年六月,LG化學綁定TSLA首度打入我國市場,搭載LG電池的國產TSLA于今年一月正式投產,一季度即為LG化學貢獻了0.55GWh的裝機量,為其裝機量的大幅上升奠定了基礎,也打響了其和CATL之間的追逐戰。
就在本月中旬,LG化學CEO申克哲(ShinHak-cheol)還在采訪中表示,公司目前擁有價值150萬億韓元(合1250億美元)的訂單,這將使得公司在未來5年保持忙碌狀態,并宣稱LG化學在技術方面較CATL至少領先一兩年。
據渤海證券鄭連聲上述報告統計,在軟包鋰電池領域,LG化學客戶在世界前20大車企中占據13席,軟包鋰電池在手訂單余額約合人民幣8250億元。
產量方面,目前分別在美國密歇根、韓國梧倉、波蘭弗羅茨瓦夫和我國南京建有四家電池廠,和吉利、通用擬成立合資公司生產動力鋰電池。南京廠的重要客戶為TSLA,波蘭廠的客戶為大眾、奧迪、捷豹等歐洲客戶。
同時,LG化學在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四大關鍵材料領域均有技術儲備,同時積極合作外部供應商,構建穩定的供應鏈體系。
鄭連聲指出,2020年初海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優異表現,以及下半年海外一線車企新能源新車型的上市帶來供給側的結構性改善,堅定了其關于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國內產業鏈供應全球市場的行業上升邏輯,同時看好LG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
興業證券分析師朱玥一月八日報告整理LG化學產業鏈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