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1月11日
為什么TSLA拼了命也要做無鈷電池?
打開你的手機健康,使用一年的iPhone,電池可用容量只剩下87%。看看隔壁朋友的米九,天天快充半年電池損耗就到了70%。而為了盡可能讓電池更耐用,全球的鋰電池廠商都在拼命爭奪一種能夠提升電池壽命的材料鈷。
鈷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用作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料,小到手機、筆記本,大到電瓶車、電動汽車,都要ta來延長鋰電池的壽命。以TSLA為例,一輛Model3,要用到約7公斤的鈷,而隨著消費電子和電動汽車的蓬勃發展,鈷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
各個車企為了降低對鈷元素的依賴,不斷努力降低鋰電池里面的鈷含量,只因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國掌握了全球40%的鈷礦開采,80%的鈷礦加工。受了國外車企那么多年的欺壓以后,是不是突然有了一種苦盡甘來的感覺呢。
礦石和我們地里種的土豆沒什么差別,開采礦石就是種菜收菜,加工礦石就是炒菜。
先來說一下種菜這個事兒,鈷礦雖然比不上鐵礦的儲量,但是比黃金白銀的儲量要多一些的,2019年世界的探明鈷儲量是688萬噸,足夠我們開采60年,重要集中在剛果(金)、澳大利亞、古巴、贊比亞和俄羅斯,這幾家一共加起來約占世界鈷總儲量80%。
我國雖然鈷量儲能比較少,大概只占全球的1.1%,但是我們有非洲兄弟的幫忙啊,在中非的剛果(金),擁有360萬噸的鈷儲量,占比達到51.4%,居世界第一位。
但是由于剛果(金)這個國家并不穩定,戰火洗禮、政權,豐富的礦產資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那這個時候我們怎么能坐視不管呢,要了解我們可是和非洲兄弟們患難和共的啊。礦山混亂不堪,那我們就買下來進行安全有序開發。目前整個剛果有九個大型的鈷礦山,開采權已經別我國和瑞士的公司給包圓了,瑞士公司5個,我國公司4個。
這里你可能會覺得不滿足,那瑞士那里不還有那么多礦山么,而且產量比我們還大。別著急,種菜只是第一步,炒菜加工這一步更為關鍵。在過去這十年里面,我們國家的公司是買礦生產兩開花,不僅把掌握在南非、美國、加拿大手中的礦山買了過來,而且鈷礦的精煉工藝和產量也在不斷提高。
從2000年到現在,鈷礦加工的產地從非洲轉到了歐洲,現在又轉到了我國。2018年全球精煉鈷產量12.8萬噸,我國的產量為7.83萬噸,90%以上的產量掌握在華友鈷業、江蘇凱力克、煙臺凱實和金川集團這四家公司手中,不管是產量還是冶煉技術,都是全球一流的公司。
只要未來車企跟電池廠還得生產含鈷電池,那都繞不開我們。而未來從鋰到鈷的定價權,已經悄悄地被我們我國公司所掌握,雖然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的鈷原料價格要做到一視同仁,但是一旦鈷材料因為一些不可抗力發生短缺時,是賣給CATL還是賣給LG,大家心里還是有數的。
我們通過過去二十年的布局,拿到了全球40%的鈷礦開采權,80%的鈷化學品產量,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終于到了我們開始收割的時間了。
下一篇:電池租用是造福用戶還是資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