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8月23日
解密微混動力電池
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代表著汽車節能技術的未來,但兩種新動力的汽車雖然前景被一致看好,實際的市場接受速度卻并不快,面臨著續航里程短、性價比不高等諸多問題,為了實現傳統技術向新能源的無縫對接,如今簡便易行的“微混”概念被提出,與之相匹配的起停電池、微混動力電池應時而生。
對于蓄電池生產廠家來說,新生代電池的應用和發展情況如何,對于中國目前現狀如何進行產業和產品布局?此外,對于蓄電池自身來說,生產和回收都涉及到環境保護問題,外資企業如何看待中國的蓄電池發展現狀,國外哪些措施值得借鑒?近日,記者采訪到全球領先蓄電池供應商江森自控能源動力副總裁兼中國區總經理楊時豐先生,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
Q:2005年,江森自控能源動力業務成功收購德爾福全球電池業務,正式進駐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的市場狀況如何?配套與售后各占多大比例?
楊時豐:在全球,我們的市場份額達到36%,而中國是我們增速最快發展最快的市場,在配套和售后業務拓展方面都取得了較大進展,而售后方面,我們的VARTA瓦爾塔鉛蓄電池近年銷售情況很可觀,經銷商去年一年的時間增長了50%以上。
Q:您如何看待中國汽車電池業務的發展?電動車目前已經成為中國車市的熱議話題,諸多的不完善諸如電池和充電設備成為其發展障礙,作為汽車電池的領航者,江森自控在此方面有哪些舉措?在國內外的配套方面有何不同?
楊時豐:中國車市的發展速度驚人,同時更加嚴苛的燃油能效和排放標準將引發新的技術需求,從而推動中國汽車電池行業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我們的上升空間很大。
而電動車是未來大勢所趨,我們一直致力于電動汽車電池的研發,在國外我們的產品已經量產。江森自控位于密歇根州的Meadowbrook工廠,是全美首家制造鋰離子電芯和成套混合動力電池系統的企業。而在中國,上海優樂加新能源電池研發中心同樣在從事此方面研發,我們時刻保持創新研發隨時滿足車企所需。然在量產方面,我們要跟著市場走,中國目前電動車量產方面不是很理想,作為供應商處于多種考慮我們還處于觀望狀態。相對來說,我們對微混技術有比較大的信心。
Q:提到微混,目前起停已被諸多車企涉及,對于這一系統來說,同樣的里程發動機啟動次數是之前的幾十倍,這對電池提出更高要求,那是否意味著產品成本上相應會提高很多?目前,這類電池在中國的市場推廣情況如何?
楊時豐:相對之前的傳統車用蓄電池,AGM(吸附式玻璃纖維隔板電池)可用于起停車型,其技術難度系數的確增加不少,但成本上升不多,相對來說,電池的壽命也延長了,江森自控的AGM電池充放電耐受性是普通電池的3倍,同時可為消費者節省5%-8%的燃油消費,這大大降低了用車成本。
目前,全球已有3000萬輛汽車使用起停動力系統。預計到2020年,全球起停汽車的數量將上升至1.75億輛,占汽車總量的14%。2007年以來,江森自控在全球已累計生產2000萬AGM電池,而今我們將此技術引入中國,并逐步國產化,而在推廣中亦得到諸多車企的認可。目前我們已經拿到項目,前不久剛跟上汽簽署一份全新長期汽車電池供貨協議,將為上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的起停車型提供吸附式玻璃纖維隔板電池。
Q:原有的起停電池系統多是12V,現在不少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提出了48V微混合動力系統的概念,這一系統的優勢是什么?江森自控在此方面有何舉措?產品運行目前處于哪個階段?
楊時豐:48V是12V起停系統的一個升級,可以將燃油經濟性提高到15%-20%,而與高壓混合動力技術相比,成本不及其一半。江森自控的48V微混電池系統采用雙電壓結構設計,即在一輛汽車上搭載兩個電池,一個是48伏鋰離子電池,另一個是12伏傳統起動電池。48伏電池可以向更高功率的負荷提供電力,例如汽車空調、底盤主動安全系統和制動能量回收。該電池能夠進一步減少燃油發動機的工作量,從而達到節省燃油的效果。12伏電池可為汽車起動、車內外照明和娛樂系統(如收音機和DVD播放器等)持續提供電力。
目前,此系統目前尚處于研發階段,還沒有量產。公司正積極與多家整車制造商展開合作,許多中國整車制造商都對這一微混電池技術非常感興趣。
Q:除了性能上,在輕量化上電池有沒有減重?
楊時豐:有的,我們今年會推出一款產品叫SureTopTM,就是往輕量化方向研發的,該技術優化了電池內部構造設計,使用新的環保型材料,改善了合金配方。
Q:作為外資企業,江森自控如何看待中國蓄電池產業的發展?
楊時豐:與歐美國家前期發展相似,目前中國蓄電池市場存在產業集中度低,中小企業分散經營,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環保問題。近幾年,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正在積極整改,加大整合力度,并擬定了更高標準的《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這將會淘汰諸多技術和產能落后的企業,有利于優秀企業的資源優化和技術升級,同時便利政府的管理,一些環保要求或者標準可以得到有效的執行。
Q:鉛蓄電池的生產和回收都涉及到環保問題,在國外,企業在此方面如何控制的?這些措施在國內的推行情況怎樣?
楊時豐:過去我們一直跟政府在討論此問題,在國外,我們的環保技術、設備等都比較成熟,在中國我們采取同樣的技術和標準,江森自控每建一個新廠,都會邀請當地政府考察參觀,跟相關人員探討我們的做法,接受政府的監督。
而在回收方面,我參觀過美國的工廠,在那里,我們的回收率幾近100%,酸、塑料、鉛的回收都是密閉式的,很少流失。然而在中國,電池的回收很困難,目前,在此方面我們正跟政府進行積極探討協商,僅靠我們的力量是不夠的,我們希望通過整個大行業的共同努力來減輕環境的負荷,提高資源利用率。
Q:前不久,貴公司重慶工廠宣布投入運營,該工廠的產能為多少?未來貴公司在中國市場將如何布局?
楊時豐:重慶涪陵工廠是我們繼浙江長興后所建的第二個工廠,每年將有600萬塊汽車電池在這里生產。目前我們正在為第三座工廠選址,新的工廠將建在中國北部。目前中國是我們增長最快的市場,同時也存在較大上升空間,我們計劃每三年銷量要翻一番,同時計劃每三年建一個新工廠。
上一篇:中國新能源汽車擊敗奔馳沃爾沃
下一篇:特斯拉“開放”讓鋰電業虛熱